close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分析了過去美國百年經濟環境的歷史,並以每十年為單位描述一個年代的特徵,以及分析每個年代的經濟「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s)模式的出現,觀察改變的特徵原因,並歸納現象,做為因應防範未來典範移轉出現時,投資人可以轉移投資方式而非延用只適用於上一世代的投資方式,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參考Ray Dalio” Paradigm Shift”http://www.linkedin.com/pulse/paradigm-shifts-ray-dalio2019.7.17)Dalio並在此文的最後結尾,認為目前的經濟典範狀態可能已將在未來幾年出現,並建議持有配置黃金以因應可能新來的典範(Paradigm)狀況。

一、各年代的各資產報酬率、經濟表現與債務狀況

年代

名目報酬率(%)

經濟表現與債務狀況(%)

股票

公債*

黃金

白銀

商品

經濟

成長

公債

殖利率

失業率

通膨

債務/GDP

1920s

17

15

0

-6

-4

3.9

4.1

4.5

-1.1

102

1930s

-2

37

5

-3

-2

1.8

3.0

16.2

-2.1

132

1940s

9

31

1

8

8

5.1

2.0

5.5

5.4

143

1950s

18

-7

-1

2

0

4.1

3.0

4.5

2.3

165

1960s

8

-3

0

7

1

4.2

4.8

4.8

2.6

153

1970s

5

4

30

27

15

3.3

7.7

6.2

7.5

161

1980s

17

12

-3

-12

-1

3.2

10.9

7.3

5.0

168

1990s

18

10

-3

0

2

3.3

6.8

5.8

2.9

234

2000s

0

10

15

13

12

1.8

4.5

5.5

2.5

270

2010s

13

8

2

-1

0

2.3

2.5

6.5

1.7

362

now

 

 

 

 

 

 

 

 

 

328

*公債報酬率換算成股票波動水準下的報酬率,各數字為平均水準。

由不同年代的股債市及商品市場報酬率表現,以及經濟環境的研究,了解背後形成的因素,探究在何時及如何出現了「典範移轉」,採取好應對及預先改變投資策略因應,才能避免大幅損失。以下則描述各年代的還境背景與形成原因。

二、各年代經濟特徵與典範移轉因素

1.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的意義:

(1)市場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約十年)內以某一種方式運作,大多人適應並利用這一方式,但物極必反。

(2)人們的過度反應使市場向新的相反方向的典範狀況發生移轉

(3)如何識別出並巧妙的駕馭這些典範轉變為投資成功的重要因素

2.如依賴不可持續的債務增長進行投資,推高了資產價格後,使人們相信借貸與購買這些投資資產是好事,但不可能永遠持續,因為終將在債務相對收入上升時無法償付,而將產生典範移轉(改變目前的穩定均衡狀況,出現大幅波動後並向另一種新的市場狀況前進)

年代

環境特徵及背景

典範移轉因素

1920年代

”Roaring”

從繁榮到泡沫破滅

1.始於經濟衰退環境,因剛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經濟悲觀預期,且自191811月戰爭結束後FED讓貨幣、信貸快速增長。1920年代早期因應金本位下黃金準備下滑選擇快速提高利率政策使經濟出現衰退。

2.1920年代後半年代大量的發明(汽車)及生產力提升,再加上之前的低評價,使股債市皆有不錯的表現

1929年對快速增長預期降溫,並且以一個典型的泡沫方式(債務融資高價購買股票及其他資產)宣告終結。

1930年代

蕭條

1.始於高負債及泡沫破裂環境,並導致了蕭條。

2.以激烈寬鬆貨幣政策因應,打破美元與黃金掛鈎,利率降到0、大量印鈔、美元貶值。

3.1932~1937年資產價格上漲,但貧富差距加大,民粹主義興起。

4.1937年政策稍收緊,股市與經濟大幅滑落。

5.股市不佳、債務危機爆發。

透過債務違約、擔保及貨幣化,以及大量財政政策解決困境。

1940年代

戰爭與戰後

1.由戰爭驅動經濟,各國政府大量印鈔驅動就業。

2.戰後重建「馬歇爾計劃」,股票、債券、商品同時上漲。商品在戰爭期間漲幅較大,股票則在戰後後期漲幅最大(美國/戰敗者早現完全不同)

戰爭驅動經濟、政策等,並使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1950年代

戰後復甦

1.偏好避險資產,風險溢價高。

2.持續刺激政策使股市表現良好,且無債務問題,經濟呈現改善狀況。

1930~1940年累積的悲觀預期,反致使50年代末期債務下降後經濟溫和良好,造就中產階級崛起。

1960年代

從繁榮到貨幣崩潰

1.5年債務融資上升使經濟繁榮,1965年美國開始出現國際收支問題,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但隨後經濟增長加快股市上漲。

2.但通膨上升後FED升息,使1966年出現由1929年以來首次殖利率曲線倒掛,至1960年代後半期開始出現成長率下滑、通膨上升、公債殖利率上升狀況。

美國國際收支問題引發了通膨及成長率降低,並延續至70年代。

1970年代

滯脹

1.1970年代初,債務、國際收支不平衡,以及1971年放棄金本位。美國為減輕債務,印鈔、美元貶值、減低赤字,使通膨高、經濟差,使得股債實質收益為負,但商品市場、黃金大好。

2.19798Paul Volcker擔任FED主席,大幅升息,替1980年代奠定基礎。

19798Paul Volcker擔任FED主席後貨幣緊縮,使1980年代出現轉變。

1980年代

通膨降低+高成長

(Disinflation)

1.此時期剛開始市場依然預期高通膨及低增長率。但實際的狀況卻是通膨下降且高成長。因此商品市場表現極差,股、債市表現卻非常好。

2.1980年代初期Paul Volcker實行為貨幣緊縮政策引發了通貨緊縮壓力、經濟衰退、及新興市場債務危機。

3.在處理得宜下,銀行流動性提供充足,但出現美元短缺及美元升值,形成通縮壓力。但利率下降、經濟成長下使股債市出現高回報。

政策轉向使1970年代通膨問題得到解決,經濟成長、物價下滑形成股債市雙漲,但實體質產表現不佳。

1990年代

“Rogring”

從破產到泡沫破裂

1.1990年代初期經濟衰退、第一次波灣戰爭、貨幣政策轉鬆,債務成長加速,股價不斷上揚,最終以「科技泡沫」終結

2.股債市亦同步表現,但黃金及原物料市場表現不佳。

債務擴大、科技泡沫,最後持續升息結束泡沫

2000~2010

“Roaring”

從繁榮到泡沫消失

1.類似1990年代,2008~2009年危機前出現了類似1929~1930年的巨大債務泡沫,兩個時期利率皆降至0房地產出現泡沫並在槓桿借貸下引發了債務危機。

2.股市出現1930年代以來最差回報,而美元貶值,黃金及公債出現很好的報酬率。

2008~2009年金融危機利率降至零,QE政策出現,進一步推升下個10年的資產價格。

2010年至今

再膨脹

(Reflation)

1.QE政策及長期0利率推升資產價格,降低了風險溢價及所有資產類別的預期回報。

2.金融資產上漲、貧富差距擴大,再加上網路經濟效應更加強化。民粹主義再開始興起。

3.經濟緩慢成長、依然低通膨、企業因自動化高利潤率,資產價格維持高位。

Dalio認為再寬鬆政策有其極限,隨著負的實質回報,未來投資人將更偏好其他形式貨幣,如黃金。

三、如何判斷新的經濟典範移轉的到來?

1.這是一個雖然很長線但卻非常重要的問題,不過Dalio認為未來幾年內新的經濟典範移轉將會到來。Dalio認為若觀察誰擁有資產與負債,然後評估中央銀行最想幫助的人是誰(通常是債務人),再根據央行擁有的政策工具判斷央行最有可能做的事,就能發現貨幣政策最可能發生怎樣的轉變,此就是典範式移轉的主要驅動力。

2.由上表觀察每個年代的典範移轉因素,常是因為(1).寬鬆政策使債務擴張至無以為繼,或因通膨的出現,搭配了央行的緊縮政策而終結了舊的經濟典範狀況;(2).而在景氣衰退、物價下滑後,搭配了新的一輪寬鬆政策的到來,將產生另一個新的經濟典範出現,再造就出一輪新的股債上升週期或年代。(3).而兩種狀況的交錯期,觀察物價、貨幣政策、及幣值的變化,可能會出現股債市的下跌、及商品市場如黃金上漲行情的出現。

3.因此,從經濟成長、債務變化、通膨、及貨幣政策的組合情境及走向,可以判斷金融市場的可能發展與轉折,從短時間週期的景氣及金融市場循環發展,到Dalio所謂更長期經濟典範移轉的發生的判斷,仔細的觀察這些經濟變數的變化與時代背景的驅動力,可以看出經濟典範的蛛絲馬跡。Dalio最後建議,「黃金」應該是因應下階段轉換期的好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