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Ruchir SharmaBreakout Nations一書後,又以其週遊列國以及長期研究新興市場的發展之經驗,歸納了十大觀察新興國家未來性之指標,寫成〝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一書(中譯本「下一波經濟狂潮」,商周出版,20169),詳述各國未來可能發展,並在說明十大觀察指標之各國處境後,並於最後一章再統整對各區域國家之未來發展看法,並給予不同之評級。作者對於各國深入政經發展之評述,展現其長期走訪各國,以及其任職之MorganStanley新興市場團隊,對於長期深入研究新興市場統計資料及具系統性之見解,對於理解一個國家發展的分析架構,及以多面向了解區域及國家之政治、經濟之發展具有高度的啟發及理解,真是難得的好書!

一、一個國家可能的發展週期路徑:危機→改革→成長→自滿→債務增→貧富差距→換政權

1.最可能開始穩步堀起的國家:剛從危機中逐漸復原,不再是全球媒體關注之焦點,同時剛選出一個以改革為職志的民主領袖的國家。而領導人創造足以吸引高生產力投資(有助於壓抑通膨的基礎設施)的商業條件。

2.當一個國家開始流於安逸,民間及企業與個人開始增加債務去購買無謂的奢侈品,尤其是進口奢侈品時,代表它的經濟榮景即將結束。

3.因為這段時間鋪張浪費將導致國家無力償還外債,且國內富豪與其他人貧富差距擴大,首都與城鄉財富差距亦擴大,最後激起撤換舊有老政權的強烈政治後座力,而在此之後,整個週期又會重頭開始。

二、觀察國家發展之十大衡量指標:

指標

說明

1.國家人才庫是否成長

(1)人口成長率是經濟成長率的基本動力,2%的人口成長率是一個良好的標竿值,但目前各國已不多見,菲律賓、肯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尚有此成長率。

(2)引進有效勞動力,如鼓勵女性、退休老人或經濟移民加入勞動力為有利對策,而機器人的助益亦是正面的發展看待才是。

(3)觀察那些國家勞動力仍處成長為觀察國家是否具成長動力的指標之一。

2.國家生命週期位置

(1)危機會促使一個國家改革,改革促使經濟成長,日子更好過,但日子好過又會變得傲慢與自滿,自滿、傲慢到某種程度後,終將引爆一場新危機。作者舉俄羅斯及土耳其的例子說明。

(2)新興市場領導人最可能推動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的改革時機,就是在政治蜜月期。若投資人有理由期待未來經濟成長將加速、通膨將降低,市場就傾向於上漲。而若一國領導人在位已久並趨於腐敗,它的命運就會完全相反。

3.貧富不均是否威脅到經濟成長

(1)一國富豪的總財富平均大約都為GDP10%,若超越此一數字5個百分點,似乎就可能威脅到經濟體系均衡。作者指出俄羅斯、台灣、馬來西亞、智利等國出現不利的訊號。

(2)但富豪產生的產業也會有不同的影響,若主要是來自「好」產業包括電子、製造、製藥、電信、零售、電子商務等較不會產生強烈政治反應,而若是出於地產、天然資源相關行業、賭業等較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不過台灣的富豪77%來自具生產力的行業。

(3)若貧富不均引發緊張狀態且成為重要政治議題,將對經濟成長造成威脅。

4.政府干預程度是在上升或下降

(1)觀察政府支出佔GDP比例、以及那些支出是否流向有生產力的目的,以及國營企業及銀行是否被濫用,及觀察政府允許民間企業擁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2)法國政府支出佔GDP高達57%居全球之冠,比已開發國家正常值高18個百分點。德國為44%,美國、奧地利、澳洲在35~40%,巴西達41%,阿根廷、波蘭>40%,台灣、南韓僅22%,新興市場平均31%

5.一個國家是否善用地理位置優勢

(1)舉杜拜利用其地理位置以開放態度可迅速走出債務危機而再起。

(2)越南亦是利用地理位置的範例,並善加利用加入各國貿易協定開放市場的優勢。

(3)第二城市與第一大城市的差距亦可觀察一國發展的健全性。曼谷與其他城市差異過大使城鄉政黨衝突不斷。

6.投資佔經濟比重上升或下降

(1)新興市場國家若希望經濟加速成長,投資提高至GDP25~30%通常會有助於達成目標。而若小於20%以下的國家,通常會對經濟表現不利。

(2)一國製造業佔全球出口市場比例是否上升,亦為國家製造業是否進入良性循環的觀察指標。

(3)一國對製造業的投資有利長期成長,但投資於不動產、商品的投資若比例過高,可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7.通膨高或低

(1)大多數經濟的榮景皆伴隨低落的通貨膨脹。

(2)低通膨通常對經濟成長有利、高通膨會引來信用緊縮對經濟不利,但通縮的影響並沒有簡單通則。

(3)除了通膨外,資產價格是否出現泡沫亦需關注,尤其牽涉到較大的外資投入時。

8.國家的幣值高估或低估

(1)若一國幣值高估資金外移力量加大會削弱經濟成長,而較低的幣值可促進出口,有利觀光,資金回流後可提升經濟成長。

(2)觀察本地人資金流向亦是觀察國家興衰或產生危機的領先指標。

(3)若低通膨預期支撐穩定金融環境而出現了低廉匯率水準,將有助投資信心及未來國家的成長動能。

9.債務成長率是否高於經濟成長

(1)新興市場很多國家爆發危機前,債務曾連五年出現20%以上的成長。1997年泰國金融危機產生前亦出現此狀況。

(2)若民間信用成長率連五年成長15%,未來五年GDP成長率就會降低。

(3)中國民間債務比重已增加過速,2009~2013年佔GDP比例增加80個百分點,未來經濟成長下降的機率極高。

(4)若連5年信用成長率比經濟成長率慢,債權人可能恢復放貸,健全的信用可望成長。而貸放比小於80%亦可能使銀行再度放款。

10.全球輿論如何看待各國(媒體是反指標)

(1)媒體對一國的吹捧常是一個國家興衰的反指標。因為大部份的加速成長期難以為繼。

(2)對任何經濟體而言,全球媒體的關愛是壞預兆,漠不關心卻是好預兆。

三、未來各國家可能的發展趨勢:以不同國家展望為例說明,不過作者建議分析長期展望不要超過5年,需做動態觀察調整。

1.美國:已開發國家中展望相對良好

(1)勞動人口成長率仍高於大部份已開發國家。

(2)TPP有助地理位置優勢,而貿易佔GDP比重仍在上升。

(3)2015年總市值前十大皆在美國。不過科技股的媒體效應吹捧為其中之不利因素之一。

(4)負債未增長,無債務成長過速疑慮。

(5)民粹主義出現,反應於川普之支持度可觀察到,為不利因素。

2.巴西:長期普通但自底部好轉

(1)政府赤字高達GDP10%。不過經常帳赤字已下降了。

(2)投資不振佔GDP<20%,且製造業投資不利。貿易佔GDP<20%

(3)去年幣值大貶,但2016年又升值反彈了20%以上。

3.墨西哥:展望偏正向

(1)製造業發展提升、投資上升,降低石油依賴、通膨穩定,吸引跨國企業投資。

4.南亞及印度:展望偏正向

(1)人口成長率表現較佳,且商品價格下跌有利。

(2)斯里蘭卡及孟加拉投資佔GDP30%。受惠中國工資上升。

(3)印度通膨已下滑,不過國營銀行壞帳達15%

5.東南亞:菲律賓、印尼、越南表現較佳

(1)菲律賓無信用熱潮、但經濟持續好轉,新總統走改革路線,長期經濟仍健全發展。

(2)印尼、越南亦為東南亞國家表現相對較佳者。

6.東亞各國:中國展望不佳、日本持平、台灣及韓國前景不明

(1)中國長期成長動能仍會下降,經濟成長目標仍然太高、資金仍外移、2013年投資佔GDP已觸及47%高峰,過去數年信用增長及債務比例成長太快,經濟減速風險大增。

(2)日本人口趨勢不利、但仍具改革動能,但2016匯率再升值影響進一步好轉動能,負債比例雖高但未增加。

(3)台灣、南韓前景不明,主要在於人口下降且全球貿易成長動能不強,以及貧富差距惡化。

7.歐洲:德國及東歐諸國展望相對較佳

(1)德國展望仍佳,製造業及出口表現健康發展,貧富差距問題不大。

(2)法國、英國展望相對不佳,不過近期英鎊大貶、且民間債務降低、人口成長仍有利英國,但地理優勢在脫歐後會降低。法國政府支出GDP高達57%,且民間債務上升。

(3)東歐的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善用近德國優勢、企業投資上升,不過增加福利支出稍損波蘭展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