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ven Bad Ideas : How Mainstream Economists Have Damaged America and the world,(中譯本,「謬論時代:看當代經濟理論如何毀了這個世界」Jeff Madrick,寶鼎出版,20166)是由一個支持凱因斯大政府主義思維的經濟評論者所著,作者從其認為的七個經濟的不適當的且又普遍在經濟學界的觀念出發,說明為何許多經濟學家無法正確認知及解釋甚至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全書讀起來感覺是一個支持凱因斯想法,認為政府在經濟中扮演較重要角色,且認為目前的經濟環境應容忍適度的政府赤字以及通膨以讓經濟表現更佳,而不是採撙節政策讓經濟及就業無法真正改善,並對大家尊崇的自由主義及貨幣主義的經濟學家Milton Freidman提出嚴厲的批判,並表示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因監管不力,與經濟學中自由主義看不見的手的思想大有關係。

 

作者的論述雖有既定的立場,不過從批判經濟學的七大觀念並引經據典及各方研究的說法,也算是讀起來不無聊又可輕鬆了解經濟思想史發展的不錯的書籍。書中對於經濟學家最犀利的批判於書的封面所述:有些經濟學家之所以如此危險,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什麼,而是他們懂的東西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其實這句話也很適合於金融市場中的投資人做為自我警惕之用。

 

書中批評的經濟學的七大觀念包括:

1.美好的概念:看不見的手。經濟學家將此觀念無限上綱擴大解釋,但市場機制並非完美,且完全不顧現實發展出完全均衡或其它經濟理論並貶抑政府的功能。

2.賽伊法則與撙節經濟。「供給創造需求」所謂的賽伊法則在經濟不景氣時代再形成主流,認為企業產出後會使勞工取得工資後購買商品的需求,而企業及個人儲蓄後會進行投資,但此假設不一定會發生,有時必需靠政府擴張政策才使的上力。而IMF及歐洲政府卻常把此一觀念轉化建議撙節政策讓經濟更加不振。

3.政府有限的社會責任角色:弗利曼(Milton Friedman)的謬論。此一觀點某種情況對某種情況不對,因為經濟有時不會很快調整回復。但另一方面政府確實也常會不效率運作或管錯,如何建構一個符合市場機制運作又有效率的政府,確實也是一個國家是否能進步的重要關鍵。

4.2%的通膨目標或低通膨才是重要的。不同的經濟環境所能容忍的通膨目標應會不同,政策一味的追求低通膨目標並不合理。

5.沒有投機泡沫。這點是在挑戰市場效率理論,在金融市場打滾的投資人大家心知肚明,我就不再多說了。理論跟現實總是存在著差異。

6.全球化:放大版的弗利曼謬見。匯率跟貿易自由化本就不是完美或真能充份反應市場或貿易條件的狀況,例如不同國家優勢不同,其在自由貿易的受惠或受害應該是動態的,也不一定都是好的結果。例如目前日圓的匯價反應各種復雜因素後的結果,但最後還是對貿易會產生重要影響。

7.經濟學是一門科學。經濟學做了很多假設,後然後用嚴謹的數學或計量模型呈現了看似科學的理論或實證研究,看起來很像是科學,但是通常假設與現實不符或無法反應真正的人性,故本質上還不算是個純科學,所以退而求其次就叫做社會科學了。

 

    不同經濟理論常是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或時空環境不同所發展出來的,尤其是諸多的總體經濟理論,因此自然產生經濟理論有時適用有時不適用的狀況,或因而產生不同的經濟流派之爭。與投資的道理類似,同一套投資方式或選股邏輯無法適用於所有的市場循環階段,因此如何真的了解市場的運作與實際產生背景因素,並以適當的方法因應或懂的明哲保身,就是在市場中是否能生存下去的真正法則了。經濟學家可以堅守固定的理論觀點成為大師,但在金融市場中,若在不對的環境堅持錯誤的方式,做錯了就只能畢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