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BCA針對市場債市提出以下看法(2013/1/15,文章題目如標題):
一、新興市場債殖利率大幅下滑後不特別具吸引力:
1.實質利率已低:新興市場抗通膨債實質利率1.5%(主要7個國家平均),與美國5年期抗通膨債利差約300個bps。
2.資金已持續大幅流入一段時間:G7市場公債殖利率偏低下,新興市場本地債持續吸引外資流入,致殖利率降至較低位置,且未來亦會在外資的資金流入流出下而超漲或超跌的風險。
3.幣值風險,目前匯價波動度已低:貨幣貶值亦是持有新興市場本地債的重要考慮風險之一,而外資持有新興市場本地債亦常與看好貨幣升值有關。而目前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度已處於較低的水準。若新興市場匯率貶值會引發賣壓。
4.股市殖利率已比新興債殖利率稍高0.5%:相對股市殖利率水準,目前平均亦比新興市場債平均殖利率高0.5%,新興股市評價亦具吸引力。
以上四點為目前投資新興市場債的主要風險因素。
二、但新興市場本地債殖利率也尚未偏離基本面價值太多的理由:
1.新興市場名目GDP成長率已自過去至今下滑不少(目前平均6%),目前與新興市場債殖利率(約4%)的差距約2%處於合理的水準,並未特別偏高。
2.除中國外,新興市場信貸成長仍不強及物價沒有太大的壓力。
3.與美債殖利率相較,新興市場本地債利差仍達350個bps,亦並未太低。從2002年至今此一區間在100~450個bps。從此角度新興市場本地債仍有上漲可能。
4.市場情緒轉佳,且商品價格仍溫和,在通膨壓力亦不大下,殖利率大幅上彈的風險亦稍降低。
5.不同新興市場國家景氣、物價位置不同亦會有不同表現。
三、所以結讑是?
1.新興債投資很熱門,也許很危險,但也許也不危險?(好像沒說)
2.美債殖利率大幅反彈、匯率貶值、市場風險情緒轉差、以及通膨壓力是否上升應是未來主要的觀察點。
3.現在持有新興市場本地債賺4~5%的殖利率,外加一些在風險情緒好轉下,此匯率可能的升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