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20年以上投資經驗的姜昧軍在「投資家的思維導圖: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資機會」(機械工業出版,2021年11月)一書中,分析了葛拉漢式投資的歷史背景和局限,當今世界「價值股」與「成長股」之間的演變趨勢,並且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梳理出了一套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挖掘出「十年十倍股」的系統方法。作者將可能產生10倍報酬率股票的特性,歸類成破壞性創新、消費及服務的雪球股、新商業模式下的泥石流股、景氣循環的產業龍頭公司等四類公司,並提出產生的原因及說明發掘的方式。並於書中每個章節的最後,都以精簡的傳導圖方式,清楚、架構性、扼要的摘錄全章重點內容,對於近年來股市中不同類股、個股評價差異懸殊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此一脈絡下找出真正的潛力股,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以下摘述書中的重點內容,最後並附上重要章節的歸納重點的傳導圖範例以利參考。
一、新時代投資的選股評價邏輯與傳統價值投資法的侷限
1.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的估值模式,關注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率(ROE)、本益比等基於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估值指標,在當前主流的投資中捉襟見肘,適用性大幅度的降低,市場需要新的理念來評估上市公司股價的合理性,尤其是科技和商業模式驅動的成長股的價值。
2.2009~2021年長達11年的歷史最長股市多頭中,成長股相對價值股表現持續領先,科技成長股尤為突出。自1975年以來,成長股和價值股就呈現週期波動的特徵,各領風騷5~10年,但是進入1998年以後,一直到2021年,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價值股短暫佔據上風,其他的時期成長股完勝價值股,創造了長達20多年的成長股先價值股的超長紀錄。
3.當今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動盪的商業環境以及新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的新經濟格局下,傳統的評價方式不再具有關鍵性的股價走勢的判斷能力,需結合產業趨勢、及公司價值創造原力,以尋找相對價值被低估的「明日之星」。
二、不同類型股票的評價方式
(一)目前科技成長股評價合理性方式的探討:
1.科技的領先與特殊性,加上可能跨足不同的新領域帶來不同的商機,因此應分別估計一家科技公司不同業務評價合理性再加總其真正的價值,為現今評估其合裡股價的方式之一。例如可以將亞馬遜的不同事業分別進行評估,然後加總其價值,即包括在線商店、實體商店、第三方零售服務商、零售訂閱服務、亞馬遜雲服務(AWS)、營銷服務及其他。亞馬遜僅AWS業務就可以獲得超過近兆美元的合理評價。
2.特斯拉和亞馬遜,傳統的評價模式顯然已不適用,因為估評價基礎即現有的業務已經處於高度的變動之中。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圖書到化妝品,再到整個零售,而後到物流、雲服務以及現在的無限可能。
(二)對於景氣循環股評價的探討:
1.評價水準並不是高景氣循環類股的指路燈塔,反而過於關注評價高低容易陷入投資困境。
2.本益比最低的時候已是最好的時光,低的股價淨值比也可能因長週期特色,壞的時間比想像更長,還可能有更低的股價淨值比。
3.因此重要的不是評價是不是合理,關鍵還是對景氣循環週期的把握。
(三)關於消費類股的高評價特性的因素
1.從消費類公司來說,由於產品和服務能夠被大部分的投資人切身感受到,透明度比較高。
2.因此投資人能夠對公司的當前業務價值有充分的理解,好的公司的評價往往已經體現了當前可見的增長,很少會出現大幅度的低估。
三、10年的10倍股的產業特性及發生原因
(一)美、陸股10年10倍股產生的產業特性
1.從美股的情況看,過去十年,出現了大量的十倍股,消費、醫藥、科技類公司表現尤為亮眼,在2010~2019年間美股股價上漲超過十倍並且2019年底市值大於10億美元的公司有81家。而其中有14家都是信息技術行業。
2.中國A股過去十年漲幅超過十倍的股票中,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計算機、房地產、汽車、化工、有色金屬、電氣設備和家用電器這十個行業是出現十倍股最多的行業。其中,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電子三個行業的股票數量更是大大高於其他行業。
3.龍頭公司通過「破壞性創新」獲得發展的機會,獲得行業大部分價值,形成「強者恆強」的趨勢。
(二)十倍股不能只看行業需求爆發:關注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1.行業需求爆發式增長拉動行業內公司價值整體大幅度的上漲,核心原因往往不是需求,而是供給。由於供給短期(3~5年)缺乏彈性,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產業壁壘高,投入高且推出困難,容易形成供給短缺式的十倍股。
2.需求爆發增長不代表行業具有投資價值,甚至相反,過度競爭反而使得行業整體表現低迷。需求是行業增長的原因,但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需求不是形成高景氣循環週期性行業十年十倍股的根本原因,重資本行業的供給缺乏彈性才是。
3.關注公司價值創造機制比關注需求更加重要,或者說關注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比關注行業整體的需求變動更為重要。從十年的維度來看,只有真正具有「護城河」,在行業內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公司才能給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定的回報。
(三)科技創新、贏家通吃的十倍股產生因素
1.贏者通吃是破壞性創新的規律,也是研發型創新科技公司的競爭規則。
2.破壞性創新的概念是由熊彼得在1912年最早提出的,克里斯坦森補充和改進了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他認為,破壞就是找到一種新路徑,進而找到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和模式,通過破壞性創新在低端市場形成新的優勢,或者形成有別於原有市場的新市場。
3.重要科技公司價值創造的過程,往往是行業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從而帶動巨額資本投入,經過多輪技術迭代和多輪融資、新產品和專利才能面市並投入商業應用,從而推動新產業鏈形成,行業價值也被新公司獲取,新的創新性公司獲得十年十倍的增長機會。
4.技術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注定了只有少數公司拿到整個產業升級的價值,而誰將勝出很難判斷,參與的公司和投資人都將承擔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5.但在這類創新型的股票評價普遍偏高的情況下,投資收益取決於投資人對行業、公司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斷。成功的投資是少數,大部分會失敗,但是成功投資一家公司就會取得超常回報,足以抵消失敗投資的損失,這種投資收益率呈現出的典型的「長尾」分布特點在高科技領域屢見不鮮,對投資人的專業判斷提出了挑戰,例如亞馬遜、蘋果是歷經了多年不同的挑戰才成為今日最後的贏家。
四、四大類型、不同產業的10倍股如何產生?
「破壞性創新」、「消費及服務的滾雪球股」、「新商業模式下的泥石流股」、「景氣循環性質的產業龍頭公司」等四類公司,10倍股產生的方式:
(一)創新公司:如特斯拉、英偉達的成功要件及因素
1.Tesla
(1)科技創新公司,人是第一要素:創始人堅韌不拔的性格因素毫無疑問是一切創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2)產業發展空間寬廣才能出大玩家:馬斯克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商業洞察力,能夠敏銳地識別捕捉具有宏大主題和發展前景的投資趨勢。
(3)第一性原理,TESLA創新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所謂第一性原理就是將事物拆分到最根本的單元,然後從那裡推理,這幾乎是探索未知領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拋開原有觀念,回到最基本的限制條件上,去認識和解決問題。
2.NVIDIA(英偉達)
(1)技術跟隨者抓住細分市場應用也可以實現逆襲。在PC時代,英偉達是邊緣的IT製造商,相比英特爾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主導的CPU,它的高端顯卡主要提供給微軟、任天堂的遊戲機和以遊戲為主的個人計算機。
(2)NVIDIA利用智能手機彎道超車,用ARM的指令集,設計英偉達的CPU芯片,並在該晶片上集成GPU一舉實現逆轉。
(3)NVIDIA就是通過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手筆投資,使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後來居上,從而實現對英特爾的超越。
全球產業鏈高度分工、互聯網、機器人等生產線技術,把複雜的、區域性、一體化、貿易化的世界拆解成一個個產業鏈上的模塊,給商業能力超群的創業者提供了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的基本條件;新的商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結合造就了科技創新領域一輪創新的高潮。
(二)滾雪球/消費、服務產業成為10倍股的因素:不容易被變革所顛覆的穩定產業,如可口可樂、富國銀行、茅台、及結合線上銷售的新興消費公司等
1.消費品和服務業細分行業中技術進步慢或者穩定,產業變化小,監管環境穩定的行業,是孕育「強者恆強」的公司的必要條件。巴菲特投資的大部分公司都有滾雪球型公司的特點,即產業成熟、行業龍頭公司、規模大、持續盈利,ROE高且負債少、業務簡單。
2. 過去一百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消費品行業分類一直非常穩定、清晰,不會像其他行業分類處在不斷變動之中。
3. 類似可口可樂這類消費品公司,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很難被其他科技進步所替代,無論是降低成本還是提高消費者體驗,消費的「產業發展空間」都相對比較清晰,很難被顛覆。
4.1986年3月到2021年3月的35年期間,可口可樂的股價漲了33倍,簡單平均差不多一年漲一倍,這個數字遠遠高於標普500指數16倍的漲幅,比指數漲幅高一倍以上,而在這35年的歷史中,能夠一直保持這樣高的投資回報的公司非常少。
5.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是大消費和服務行業最佳代表,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波克夏大約70%股票持倉集中在4檔股票上: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和可口可樂。
6.中國過去的「十年十倍」股也體現了滾雪球型公司的特點,過去20年中曾創下十倍漲幅的股票有120檔,其中,30檔股票都是消費行業的公司。
7.隨著經濟發展,人均GDP在增長,中國沿海的發達城市和內陸完全不一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從電商到移動支付再到快速倉儲,整個基礎設施普及化,差不多有10億人口都屬於以前不被關注的市場,但是隨著新基礎設施的發展,使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來鮮明的二級或者多級消費市場的特點。
8.現在新的趨勢為社交化、網路化和互動化,意見領袖和意見消費者借助主流社交平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產品方面,更多的是用數據支持產品研發,購物方式是多點、多通路,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線上和線下實際上在新趨勢下是整合的,客戶服務更多通過客戶服務體系以及線上、線下的互動來激發顧客。
(三)新商業模式產生的「泥石流」10倍股:以亞馬遜及台積電成為10倍股之因素為例
1.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平台型公司為何稱做「泥石流」
(1)平台型公司構建了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利益相關方牢固的商業關係使得這種交易結構本身就創造了競爭優勢。平台型公司的競爭優勢並不主要源於技術,而源於平台幾千萬的商戶或者幾億、十幾億的用戶。平台型公司使得平台的各參與方(商家和消費者)都很難離開平台,競爭對手也很難打破這種已經建立的牢固關係。這種牢固關係形成了公司發展的「勢能」,這樣的公司就像泥石流一樣,從山上奔騰而下,原有的賽道、地貌被徹底改變,行業原來的競爭格局徹底被改變。
(2)由於具三個優勢,即獲客效率極大提升、獲客成本大幅度下降、和消費體驗提升,以客戶流量為核心運營的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加之同時服務多客戶的能力使其運營成本不受傳統公司的邊際容量的制約,新商業模式公司被賦予了強大的跨界經營的能力。
(3)新商業模式公司像八爪魚一樣,不斷突破自身的行業屬性,進入客戶需求的相關領域,從而顛覆現有的行業格局。
(4)過去十年,美股出現了許多十年十倍的股票,這些公司都有創新商業模式驅動的特點,如亞馬遜、Netflix、蘋果、微軟、Paypal、谷歌等公司。
(5)創新商業模式類企業的核心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應用,它是技術創新基礎上的商業實踐,美國近20年的經驗證明,單純的技術創新科技固然是公司創造價值的原動力,畢竟研發創造價值,但是,基於新技術的應用環節的商業模式創新有更大可能創造出更加驚人的價值,因此,以新商業模式公司為代表的軟體科技類公司更應該被關注。
2.亞馬遜23年2367倍漲幅,商業模式制勝:客戶體驗為上建立網路平台產生飛輪效應、注重現金流而非獲利、AWS雲端服務創造更大的」泥石流」效應
(1) 亞馬遜上市23年報酬率達2367倍,復合年回報率相當於每年40.19%,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年化增長率僅為6.54%。
(2)但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後至2001年3月,亞馬遜的股價只有10美元/股左右,之後幾次跌破10美元/股價位。亞馬遜的股價已經較之前的高點跌去了90%。2002年第一財報季度實現盈利500萬美元,亞馬遜才走出破產陰影,成為多個產業的「泥石流」,成功顛覆了多個行業,創造了上兆美元的價值。
(3)1998年起,亞馬遜逐步將業務由賣書拓展至音樂、視頻、母嬰、美妝、家居產品等,2000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Marketplace服務,將自己從一個網上書店變成了一個全平台電商,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網絡零銷商平台。2020年,美國零售總額中,線上銷售佔比為14.5%,亞馬遜佔據了最大份額,接近40%;剩下的85.5%的零售業務主要集中於商業街或大型購物中心,亞馬遜的增長空間還相當廣闊。
(4)客戶即價值,「飛輪」理論構建核心優勢:「亞馬遜現象」,即公司收入規模增長很快,客戶滿意度很高,但公司盈利能力很差,甚至多年不盈利。收入以及公司融資持續不斷地投入到跟客戶體驗相關的基礎設施中,核心就是為了提升客戶的體驗。並持續利用此平台跨入不同行業的銷售業務。
(5)亞馬遜雲端服務崛起為形成「泥石流」另一關鍵主因:亞馬遜於2006年正式推出AWS,是最早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之一。最初AWS只是用於亞馬遜自身的網上購物平台的存儲、計算資源,把系統的閒置資源打包出售給企業。隨著亞馬遜對AWS不斷投入,資本支出佔比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AWS在雲服務領域市場份額已經成為第一,佔據了31%的市場份額,並且拉開了跟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AWS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的一大核心業務,創造了約12%的集團總收入,約佔營業利潤的63%。經過了26年的發展,亞馬遜的業務已經從一家網上書店的單一業務公司,發展成為包含網上零售、實體店、AWS和廣告等複雜的綜合性公司,正如從一場暴雨到傾瀉而下的泥石流。
3.台積電: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商業模式創新往往是最值錢的,晶圓代工顛覆的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改變半導體格局
(1)張忠謀首創半導體晶片代工服務,讓半導體公司可以專注於設計,把製造交給台積電。
(2)2020年第二季度台積電營收高達101億美元、排名第一,年增率達30.4%,三星排名第二,營收36.78億美元,同比增長15.7%;格芯(GlobalFoundries)位列第三,營收14.52美元,同比增長6.9%,台積電營收超過第二名三星近2倍,在全球芯片代工領域遙遙領先。
(3)台積電選擇代工領域在當時看存在著諸多挑戰:重資產,前期投資高;獨立設計公司需求小,風險大;製造環節毛利率低,利潤率明顯要低於設計環節。
(4)但是從長期來看,短期的利潤率高不等於長期的資本回報率高,決定公司價值的核心在於邊際的和持續的資本回報率高,體現公司具有長期動態的足夠強的競爭力。
(5)許多小型IC設計公司可僅從事晶片設計、研發、應用和銷售,而交由台積電生產。可以說正是台積電創造了這一行業價值,使得在美國更多無晶圓廠的湧現成為可能,台積電的成功,源於張忠謀看到了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的機會。
(6)龍頭地位、大規模投資、技術領先、快速折舊政策,建立了長期強大護城河。
4.好的商業模式至少包含以下元素:
(1)聚焦成本、差異化和客戶體驗等核心目標,形成公司能力(原力)目標;
(2)根據商業模式的原理,力求定位於在產業各利益相關方的核心平台位置,能夠使公司在產業動態發展過程中始終處於合約關係中最強聯繫需求的一方;
(3)台積電戰略資源配置類似亞馬遜的閉環的「飛輪」,能夠在動態演進中得以增強。
(四)景氣循環龍頭股可勝出的條件:強者恆強之景氣循環性行業的特徵,深刻理解和把握經濟週期
1.大宗商品,是指包括有色金屬、海運、石油石化等行業景氣循環週期性非常明顯的公司。這些高週期的企業可能經歷了在週期低谷時巨額虧損多年,但也會在順週期時期有巨額盈利。從全球過去20年來看,基於強者恆強之景氣循環性行業的特徵,深刻理解和把握宏觀週期的投資人,能夠在週期性行業內取得10倍以上的投資回報。
2.作者舉了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產油的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Shell Group of Companies)為例說明。
3.1986年,馬士基的股價還不到1000丹麥克朗,從1986年持有馬士基的股票一直到2021年3月(股價是13530丹麥克朗),股價在35年內漲了13.5倍,漲幅並不高。但是其股價每隔幾年就進入一個超級週期,漲幅從2.5倍到10倍不等。因此,如果能把握行業景氣脈動,高景氣循環的行業則是可以創造十年十倍機會的一類公司。
4.大型石油公司的股價也隨著油價呈現循環週期性波動的特點,高峰和低谷價格差十倍以上。一方面,把握週期因素具有巨大的獲利的空間。另一方面,一旦判斷失誤,投資也將出現巨大損失。
5.不過在高風險、有時需好幾年承受營運虧損下,以選擇龍頭企業為宜。並且公司有時需於景氣低迷下勇於投資才能長期勝出。
五.捕捉10年10倍速股票的方法
(一)提高景氣循環股勝率的方式:對政經情景的深刻理解,及情境推演的邏輯思考能力
1.面對景氣循環行業的判斷,是一項艱難的挑戰,這一類股投資勝出關鍵在於對經濟週期判斷需要多年的細緻觀察和親身體驗來不斷減小預測的偏差。因此,投資人判斷高景氣循環類股的投資機會的關鍵在於對政經情景的深刻理解,還需要建立情境推演的邏輯思維能力。
2.對景氣循環股投資的三個重點:
(1)即使對當前經濟週期有特別大的把握,對於本輪行情有很大的期待,但對於下檔的風險有更多的情景假設,以及對於損失的概率都已經做了各種假設估計,以至於最壞的情景出現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仍然要合理地配置倉位,因為,最壞的情景仍然可能發生。
(2)判斷出正確的勝率是最重要的因素。
(3)重復驗證是提高勝率的重要方式。危機、週期的變動往往都要經歷一個過程,而這需要時間。在高週期性行業積累的經驗,來自每一次週期的切身感受。在經受過多個週期的考驗後,對於經濟情景的模擬成功的概率就會有所提升。
(二)挖掘「泥石流」潛力股的方式:從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及獲利根本來源,找出10倍股
1.建立在商業模式優勢之上,好的商業模式是企業背後的主要動力。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定位和戰略之上的,是公司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的動態閉環循環系統。一家公司合理配置資源和能力,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取得競爭的優勢。從長期看,商業模式是公司保持長期持續競爭力的內在動力,具有鮮明商業模式的公司在未來增長的道路更為清晰。
2. 商業模式的設計表現在把資源按照一定的邏輯重復配置,把定位、戰略及戰術和戰略控制目標形成公司的「飛輪」閉環系統,這個「飛輪」就是商業模式。
3.以麥當勞為例,定位是及時、衛生、低成本滿足餐飲需求,戰略是品牌戰略,強化消費者識別,流程標準化,用機器替代廚師,滿足快速、衛生的客戶核心訴求。商業模式是連鎖化,從而帶來規模效應、成本下降和廣告效應這些戰略的核心指標的優化,進入正向循環的商業模式,也衍生出了房地產的盈利模式,收入也多元化,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競爭力。
4.「輕資產」商業模式:經營模式推動「飛輪」轉動
如萬豪集團,原萬豪集團在1993年將業務一分為二,萬豪地產(Host Marriott Corporation)和萬豪國際(Marriot International)。公司結構進行重組後,萬豪國際與萬豪地產分別以輕資產和重資產的模式進行發展。
5.高階營運方式戰勝低階營運方式:在傳統的產品需求下以新的商業模式取勝
以零售行業為例,同樣是定位於滿足客戶購買商品的需求,不同公司的定位、戰略和商業模式各不相同。沃爾瑪的經營定位是,通過倡導低成本、低費用結構、低價格,讓利給消費者;COSTCO的定位是低價提供高品質商品;亞馬遜的定位是,為買家提供優良的服務。從以上公司的定位差異可以看出,雖然同屬零售行業,沃爾瑪的核心訴求是低價,COSTCO的核心訴求是性價比,亞馬遜的核心訴求是服務,即購物體驗。亞馬遜病毒式的平台商業模式VS. 鯊魚群的沃爾瑪和COSTCO模式,從全球的趨勢都可以看出,前者更具競爭力。它們之間的差別不是定位和戰略戰術的異同,而是商業模式的優劣之分。基於移動互聯的病毒式傳播的平台經濟,已經顯現出巨大的競爭力,
6.同一維度的商業模式:不同生態的對決
台積電與英特爾商業模式的差別,不是緯度上的差別,而更像是交叉的兩個生態體系。兩種方式都沒有碾壓對手的能力,只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哪一種生態體系更適應未來的競爭格局,取決於未來的環境。從半導體行業來看,需求的多樣化顯然對英特爾是不利的,因為多樣化的需求使得英特爾武裝到牙齒的大軍團失去了重點突破的方向,反而更加靈活的獨立設計公司更容易抓住產業變動帶來的機會。
7.長期價值:大象也可以跳舞(大型平台式科網公司的泥石流商業模式)
(1)泥石流類型的公司是商業模式類型公司的另類存在,其商業模式帶來的競爭優勢可以長期保持。泥石流類型的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這一特徵,即使其規模已經很大,仍然具有跨界增長的能力。
(2)處於新生態的中心平台位置而帶來行業價值轉移,新生態的內生發展以及外延擴張的能力驅動著平台公司價值的增長。泥石流類型的公司目前的規模已經很大,但是從收入增長率來看,仍然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
(三)找尋滾雪球股的方式:從消費趨勢與品牌消費時代選擇消費股
1.把握人口結構變遷、收入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人口結構的變動將深刻影響消費市場的未來趨勢,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關鍵因素。
2.品牌的集中度提升是消費品投資的趨勢:滾雪球類型的投資,需要耐心的釣魚者。滾雪球的投資原力源於對大消費公司長期趨勢的把握以及對龍頭公司「護城河」競爭優勢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於產業在越來越快的科技、世界格局變動中保持穩定發展,而不會被外來公司顛覆的考量。
3.全球化和代際消費習慣是中國消費品價值提升的核心:消費增長的天花板,涉及全球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習慣等人口消費的長期趨勢,雖然短期內這些消費的習慣是確定的,但從長期來看,其變化往往是顛覆性的。一個品牌能夠保持100多年經久不衰,能夠跨越幾代人的消費習慣改變的趨勢,是非常困難的。從不同代際的人來說,內生的就有改變消費習慣的動力,為了彰顯個性,就使用與上一代人不同的產品。
4.滾雪球的投資人就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必須有對於行業長期的洞見和堅韌的信念,短期釣不到魚也不能放棄,要靜等魚來,投資原力的魚竿不是短期把握趨勢能力,而是遠見。
5.人和團隊是消費類公司的核心驅動力:從投資的角度看,剩者為王,能夠一直屹立潮流不倒的公司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幾乎都有一個靈魂人物,以及由這個靈魂人物構建的穩定的核心團隊。企業家以及企業家精神在消費類公司中表現得淋灕盡致,主要歸功於企業家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力和對於公司戰略的制定和執行,管理層的代際交替亦成為品牌消費品一個獨有的風險因素。
6.其他重要事項:
(1)使用財務指標判斷一家公司的時候,要盡最大可能性跟公司的經營相結合,尤其是識別決定公司未來核心的前瞻性因素,長期跟蹤、對照財務指標才能把握公司的長期發展趨勢。
(2)在投資領域,投資人並不是越努力越應該得到回報,只有具有超出大部分投資人當前認知水平(尤其是一致預期水平)的認識,投資才有效果。在持續跟蹤過程中逐漸積累細節數據和消費真實體驗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在很大概率上就可以消除認知的偏差,避免損失。
(3)好公司摔跤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時機:在品牌消費品領域,投資人往往也是消費者,在不利事件發生時,往往受到對產品本身產生負面情緒以及資本市場避險的雙重影響,短期行為更為激烈,容易誇大事件對行業和公司傷害,從而低估行業和龍頭公司復蘇的能力。在事故發生時,龍頭公司由於市場佔有率高,反應快速,容易從低谷中慢慢重獲消費者的信任,同時,消費者的行為會更加謹慎,其他小的品牌更加不易生存,龍頭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反而會有所上升,整個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龍頭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所以,短期情緒化的認知造成的股價大幅度下降是品牌消費品出現低估的事件性機會。
(四)如何發現顛覆性科技潛力股:深入了解能夠掌握科技發展趨勢、贏家通吃的關鍵因素
1.科技為核心的公司具有贏家通吃的特徵,即行業發展的紅利往往被一兩家核心公司所獲得,創新科技的投資人面對的是一個不符合大數法則、平均回報的市場。
2.在技術為核心的產業中,投資人和創始人思考問題的視角是一致的,關注的重點都是未來的世界以及當前的機會,公司的戰略定位和對技術發展方向的判斷直接決定了公司未來能走多遠,這是這個類型的投資中最核心的課題。
3.四種投資風險:因此,此類的公司主要是面對4種風險,第一種是看錯趨勢,所投入的研發支出無法回收;第二種風險是在眾多的競爭者出現後慘遭淘汰。追趕者面臨長期陷入被動價格競爭的「追趕者風險」,則是第三種風險。以宏觀替代微觀」是第四類投資風險。投資者投資的標的是上市公司的微觀個體,產業整體的成功跟一個特定公司的價值不是簡單的映射關係。好比有政府補助的產業,也不一定會減少行業的競爭,或公司是否能夠生存下去的判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