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股市觀察(2020/6/29~7/3)
【上週金融市場與股市回顧】美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創下4萬人以上之單日新高水準,加上美國擬對歐洲31億美元進口產品課稅,使歐美股市上週普遍修正2~3%,雖然FED通過修改Volcker規則減少銀行業監管措施,但在疫情壓力測試後限制銀行業於第四季前配息及買回庫藏股,使金融股漲後回跌未對美股止穩形成助力。日、韓股市在尚未反應週五美股下跌2%以上跌幅下一週小幅漲跌收市。台股亦因端午連假未反應美股跌幅,加上高價股比價效應延續個股持續表現,外資一週買超台股158億台幣,使台股一週上漲0.96%以11660.67點收盤。
1.上週歐美股市普遍下跌,主要擔憂美國新冠病毒疫情二次爆發再起,加上美國擬對歐盟31億美元進口品課稅,以及FED進行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後,宣佈將至少至第四季前禁止銀行配發股息,及實行庫藏股措施所致。總計一週美股道瓊、S&P500、Nasdaq、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下跌3.3%、2.9%、1.9%、2.0%,德、法、英國股市下跌2.0%、1.4%、2.1%,日、韓未反應美股週五下跌2~3%之跌幅下,一週變化+0.2%、-0.3%,港、陸股(滬深300指數)分別變化-0.4%、+1.0%,巴西、印度、俄羅斯股市則一週分別變化-2.8%、+1.3%、及-0.2%。過去一週及端午節台股休市期間,重要事件及影響如下:
(1)美國新增確診人數於6/24~6/26創下4.1~4.7萬人之單日新高,第2波疫情似已再起。德州、佛州、加州及亞利桑納州仍是主要第2波疫情再起之所在,並放慢重啟經濟計劃。導致週三(6/24)美股跌2~3%、週五(6/26)跌2.4~2.8%,全週跌1.8~3.3%。
(2)6月美國PMI數據明顯反彈,前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148萬人,前週154萬人,但不如預期的反降到135萬人。,5月耐久財訂單月增15.8%(4月-17.7%),5月個人消費支出月增8.2%、個人收入月減4.2%、核心PCE物價年增1.0%。
(3)美國貿易代表表示川普考慮對法、德、西班牙及英國進口商對31億美元之產品徵收新的進口稅,包括啤酒、卡車…等。導致歐股6/24(三)跌3%以上。
(4)美國監管機構通過放寬Volcker’s Rule規定,主要包括(a)允許銀行購買創業基金;(b)撤銷為附屬公司之間swap交易提撥保證金之規定。預計釋出400億美元資金。促使6/25(四)金融股反彈帶動下,美股反彈1%以上,不過FED6/25(四)宣佈美國各大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限制銀行派發股息,且至少至第四季前禁止執行庫藏股,使銀行股6/26(五)再出現較大跌幅。
(5)歐洲央行推出新的流動性工具,向歐元區以外央行提供預防性的回購措施,以因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6)美國Q1GDP成長率終值-5.0%。FED官員預估Q2將衰退35~40%,美國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則表示Q3~Q4可能成長20%。IMF預估2020年全球經濟將衰退5.9%,美國衰退8.0%。
(7)6/25(四)美國參議院通過「香港自治法」,6/26(五)川普宣佈對損害香港自治、人權與基本自由的中國官員施加簽證限制;中國大陸則警告美國近期越過紅線的舉指,將會危及美中第一階段協議。
(8)美國各大人權組織發起抵制FB活動,指控FB未阻止平台散布仇恨負面言論,電信商Verizon宣佈加入抵制,7月停止FB及旗下Instagram上投放廣告,直至FB提出令人滿意之改善方案。週五FB股價大跌8%。
(9)美國財政部長週二表示(6/23)可能於7月通過新一輪的刺激方案。
2.在其他各類資產表現方面,在美元指數一週下跌0.2%、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5bps至0.64%、油價一週大跌3.2%(WTI)、金價上漲1.6%,並因美國疫情擔憂風險情緒轉差下,以美元計價之全球公債指數一週小漲0.2%,新興市場美元債、本地債指數分別變化0%、-0.5%,美國高收益債市、全球REITs指數分別下跌1.3%、2.8%,原物料市場(CRB指數)則一週下跌2.6%。
3.台股因端午連假僅週一至週三開市,尚未反應美股連假期間四大指數下跌3~4%之跌幅,而在蘋果開發者大會宣佈一系列軟體升級、以及未來Mac電腦將採自家晶片下,蘋果股價上漲帶動台股相關供應鍊股價表現,並且高價IC設計股比價效應延續,高價績優股持續表現,且外資一週買超台股達158億台幣,使得台股一週上漲0.96%以11660.67點收盤,OTC指數則小漲0.45%。而一週漲幅較大之類股包括塑膠(+1.9%)、營建(+1.5%)、電子(+1.4%),較弱勢之類股為紡織(-3.0%)、造紙(-2.8%)、電器(-2.0%)、橡膠(-1.9%),金融類股則上漲0.5,總計今年以來(~6/24)台股上市加權指數及OTC指數分別變化-2.8%及+6.9%。
【全球及台灣股市趨勢】隨美國經濟重啟5月起經濟已開始改善走出谷底,以及FED直接購買公司債政策及美國政府強力救市措施發揮效果、公債殖利率保持低位股市評價提升,使股市自3月下旬以來之上漲轉為多頭走勢。不過近期美國第二波疫情再起,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創新高至4.7萬人之水準,加上川普因隨選戰將近對中國及歐洲國家之政治及貿易措施風險提高,短期風險情緒受影響,股市轉為區間震盪表現。觀察美國第二波疫情發展是否影響經濟好轉速度、以及未來新刺激政策內容,下半年若再反應2021年企業獲利高速成長預期、評價轉為合理後,股市可望再有表現。台股正處高價股比價、進入股東會後除息行情高峰效應,且受惠科技業長期展望仍佳,若美股未連續修正,則亦可望保持類股輪動、個股表現狀況。
有利因素 |
不利因素 |
1.隨歐美經濟開始逐漸重啟下,美國經濟於Q2為衰退幅度最大季度後,Q3起將可望改善,5月起經濟數據已自低檔反彈。預期企業獲利表現亦將呈現類似狀況。6月美國製造業及服務業PMI分別彈升至49.6及46.7(前值分別為39.8及37.5) 。
2.FED無上限QE購債政策,且已啟動購買公司債,使金融市場保持穩定,並表示至2022年前將維持目前低利率水準。且美國先前2.7兆美元之財政刺激方案後,亦可能再提出新一輪刺激政策。各國政府政策皆積極支撐經濟及股市表現。
3.美國4~5月個人所得因政府及失業救濟補助款較3月約增加5兆美元,3~5月薪資所得減少約2.6兆美元,故短期美國民眾總所得未減少,但儲蓄增加7.3兆美元,使3及4月個人消費分別月減6.6%及12.6%,5月隨經濟重啟月增8.2%,若經濟重啟持續消費支出將可望持續改善。
4.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最快預估可在2021年Q1前上市,屆時可望對風險情緒、疫情控制、及經濟影響有明顯助益。
5.美股盈利率減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3.3%,仍處歷史相對高位,雖然2020年企業獲利預估衰退達兩成左右,但亦預期2021年將成長近三成水準。股市相對利率水準而言評價仍屬合理。
6.台股月KD自1月交叉向下後,6月起再開始交叉向上(K70.4,D67.8),股市已轉為中長多之機會上升。科技業展望正向,且台股以2020年企業獲利成長0~-5%預估本益比17倍左右仍較歐美股市合理,且以2021年獲利成預估本益比仍在長期中性位置。 |
1.經濟重啟後美國已出現疫情再起風險,對未來經濟好轉速度及股市仍有不利影響。目前美國部份如德州、佛羅里達、亞歷桑那、加州部份地區疫情明顯再上升狀況,6/26美國新增確診人數增至4.7萬人之新高水準,第二波疫情再起,使上述各州宣佈放緩經濟重啟速度,亦影響上週股市風險情緒。
2.目前經濟仍呈現較大衰退,短期經濟數據V型反彈到一定程度後再呈U型復甦可能亦高,且Q2美股企業財報獲利亦將呈現大幅衰退。
3.若反應2020年企業獲利,歐美股市本益比皆已處過去五年區間上緣以上水準,除非隨經濟重啟開始反應明年企業獲利轉為較高成長之評價,否則股市遇不利因素仍有修正風險。
4.中國大陸通過將實行「港版國安法」,加上美國大選在即,使得中美關係再轉惡化,增加未來中美貿易衝突再升溫及區域政治風險上升。 |
【未來一週股市主要觀察重點】美國第二波疫情再起對金融市場影響持續性、經濟數據延續改善狀況、是否提出新刺激方案之內容、FED政策態度、中美及美歐關係發展、台股反應上週端午假期美股修正3~4%及台積電ADR下跌0.8%之反應幅度、以及外資對台股態度、類股輪動及高價股比價狀況、及延續性、及美國6月就業報告、ISM製造業等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美國新增確診人數6/25衝上單日4.7萬人之新高水準,美國第2波疫情再起之狀況是否持續影響市場風險情緒,以及股市修正幅度之狀況。並觀察對經濟重啟速度及經濟是否持續改善之影響。
2.美國財長表示7月可能通過新一輪刺激救助方案,觀察內容及通過時間及影響。
3.中美關係之發展,以及美國是否再提出對中國或華為之限制措施。
4.各國經濟數據好轉延續性,以及6月美國就業數據持續改善狀況,對金融市場風險情緒改善之影響。
5.FED政策態度及購債速度變化、7/1(三)FOMC會議紀錄公佈、以及公債殖利率、油價、與金價、美元走勢變化及影響。
6.外資對台股態度變化、類股輪動表現,以及高價股比價效應是否延續(矽力、信驊、祥碩、譜瑞、緯穎、鈊象、玉晶光、力旺…等),以及其他IC設計股受惠比價效應延續狀況。
7.台股端午節休市期間美股Nasdaq及費半指數分別下跌3.7%及4.2%,但台積電ADR僅跌0.8%,觀察週一對台股開市之影響(預估台股修正1~2%)。
8.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6/29(一)美國5月成屋銷售指數、德國6月CPI初值、日本5月零售銷售、台灣5月景氣指標;
(2)6/30(二)美國4月凱斯席勒房價指數、6月消費信心、芝加哥PMI、歐元區6月CPI初值、中國官方6月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日本5月工業生產及失業率;
(3)7/1(三)美國6月ISM製造業指數、6月製造業PMI終值、6月ADP私人企業就業人數、5月營建支出、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終值、台灣6月PMI;
(4)7/2(四)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及平均時薪變化、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5月貿易逆差、5月工廠訂單;
(5)7/3(五)歐元區6月服務業PMI及綜合PMI終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