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台股觀察(2016/2/22~2/26)
【上週金融市場與台股回顧】產油國協議穩定油價、歐日央行企圖再寬鬆政策穩定市場、人民幣反彈升值及陸股彈升等因素,使市場風險情緒好轉,國際股市一週普遍彈升3~6%,台股順利避開農曆年假間股市下跌,在國際股市反彈、南台灣地震影響產業有限、外資買盤回籠與類股輪動表現,台股一週上漲3.25%。
1.上週國際股市普遍出現較大反彈幅度,美股道瓊、S&P500、Nasdaq指數一週分別上漲2.6%、2.9%、及3.9%,德、法股市反彈4.7%、5.7%,日、韓股市分別上漲6.8%、4.4%,港、陸(滬深300指數)股則分別上漲6.3%、3.0%。全球股市上漲原因主要來自風險情緒之改善,各國公佈之經濟數據則多出現不如預期之狀況,OECD則下調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與2015年持平為3.0%。而使金融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之原因包括:(1)亞股受惠前週五油價大幅反彈12%,及德意志宣佈回購債券計劃使歐美股市止穩反彈;(2)部份產油國包括俄羅斯、委內瑞拉、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會談,使市場持續抱持產油國可能減產之期望,使油價於上週三一度再上漲5%以上。不過在僅決議凍結產量而非減產,且伊朗及沙烏地阿拉伯對減產出現不同意見下,使油價上週五再現回跌3%;(3)歐洲央行及日本政府分別表示可望進行進一步寬鬆措施,且FOMC會議紀錄亦顯示Fed擔憂金融市場表現對經濟及通膨出現影響,政策偏向寬鬆仍支撐風險情緒回穩;(4)陸股於2/15開市後,在人民幣出現1%以上漲幅,及中國央行持續進行釋金動作下,陸股及人民幣匯率反彈,對金融市場信心改善亦有助益。
2.而在農曆年間雖全球金融市場表現不佳,但在前週五開始反彈回穩、國安基金表示將穩定台股,以及農曆年假前之南台地震對產業影響不大,加上週一開紅盤亞股亦普遍大幅反彈下,使週一台股開低走高以平盤收市之強勢表現,加上外資一週買超台股213億台幣,且於台指期貨淨多單部份增至3萬口以上之偏多之情況下,台股亦隨國際股市反彈,一週上漲3.25%以8325.04點收盤,不僅避開農曆年假期間國際股市下跌,並順利站上半年線以下所有短期均線之上。而一週漲幅較大類股為水泥(+6.5%)、鋼鐵(+5.3%)、電機(+4.6%),電子及金融股則分別上漲3.5%及2.4%,蘋概股、中小型股、IC設計、生技股等族群亦輪動表現。
【四大面向變化觀察股市表現】國際股市受惠油價轉穩、人民幣反彈、歐日央行擬再寬鬆措施、FED可望延後升息腳步等因素使風險情緒轉穩而反彈,但經濟景氣放緩趨勢延續,上述變數動態發展仍影響股市彈升空間。不過台股面受惠半導體景氣將開始好轉,外資態度轉多、各類股及中小型股輪動下而呈現轉為區間反彈趨勢。國際股市是否繼續保持穩定,以及電子業回補庫存之延續性將決定未來台股彈升之空間及時間。
面向 |
重要數據及事件發展 |
上週發展方向 |
1.經濟景氣趨勢 |
(1)原本在新興市場經濟放緩、歐美經濟溫和擴張下的全球經濟平緩發展趨勢,在去年Q4下旬油價再開始大幅下跌、公司債信用價差擴大、以及股市修正,加上美國企業亦開始去庫存之影響下,使得歐美經濟數據亦開始出現放緩現象,亦使得美、德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已分別降至1.74%及0.2%之水準。OECD亦因此將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去年11月預估之3.3%降至3.0%,將與2015年持平。 (2)美國上週公佈之1月領先指標、新屋開工、2月NAHB房市信心指數皆現滑落狀況,雖然Fed紐約及費城2月製造業指數稍有上升,但仍呈現較低迷之狀況。不過就業市場保持穩定,且前週公佈之1月零售銷售表現亦優於預期,美國經濟雖呈短期放緩但仍維持溫和擴張狀況。 (3)中國1月出、進口衰退幅度擴大至分別年減10.1%及18.8%皆低於預期,但貿易順差再擴大至63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1月M2年增率由12月13.3%明顯上升至14.0%,且新增信貸大增至2.51兆人民幣,其中中長期之企業及房貸增加近1.5兆,顯示未來在2~3個月內投資及中國經濟動能有機會止穩提升。 (4)日本Q4GDP季減0.4%低於預期的-0.2%,去年12月核心機械訂單則稍有彈升。日本經濟狀況近季亦出現動能減弱狀況。 (5)台灣1月出口、進口分別年減13.0%及11.7%,仍受油價及原物料價格下跌、全球經濟動能不足影響未見改善,主計處下修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為1.47%,但仍高於2015年的0.75%。去年Q4GDP為-0.52%,Q3為-0.8%,並預測2016年各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0.64%、1.02%、2.37%、2.98%,呈現Q1為谷底,Q2起轉正之逐季走高狀況。 |
稍偏負向 (美、歐稍偏負向,中國大陸、台灣持平) |
2.市場風險情緒 |
(1)主要影響市場風險情緒來源:a.歐美經濟景氣及企業獲利預期;b.中國及新興市場經濟動能變化;c.美元走勢及資金流向,以及人民幣匯率表現;d.油價變化;e.企業及金融機構信用價差變化,以及歐洲金融機構獲利下滑擔憂。 (2)農曆年假間在上述因素擔憂下而使金融市場修正,而美元指數在美國經濟數據轉弱下而修正近3%,雖然有助新興市場資金流出減緩,以及人民幣亦因此反彈貶值壓力減輕,但在歐、日圓彈升下使得歐、日股出現較大修正,而續靠ECB及BOJ出面信心喊話表示將再提出進一步寬鬆政策。 (3)不過近半年寬鬆政策之有效性遞減,且歐元區之負利率政策之發展對銀行業前景產生負面效果,觀察3月歐、日央行再提出新一輪寬鬆政策後之市場反應。 (4)上週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卡達、委內瑞拉達成凍結石油產量決議,但伊朗出現反對聲音,且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表示不準備削減石油產量,使油價反彈至32美元一桶後再回跌至29.64美元。 |
轉稍偏正向 |
3.政府央行政策 |
(1)FOMC會議紀錄顯示Fed擔心金融市場影響美國經濟表現,市場預期Fed於3、6、9、12月之升息機率分別為2%、18%、25%及38%。不過上週五公佈之1月美國核心CPI月增0.3%、年增2.2%,若經濟數據再轉穩定Fed仍可能延續升息腳步。 (2)目前市場預期ECB及BOJ可於3月仍可能加大負利率政策及QE購買資產規模,以利金融市場穩定、維持幣值弱勢,以利使經濟及物價穩定。 (3)中國大陸上週再提出降低購房之契稅及營業稅率之措施以利房地產市況發展。 (4)農曆年後國安基金宣佈穩定台股有助年後股市相對強勢,不過民進黨提出為納入長照法案,可能規劃增遺產稅率以及提高營業稅率,觀察後續對股市是否有所影響。 |
偏正向 |
4.股市評價變化 |
(1)近期金融市場修正後對於今年企業獲利展望亦同步稍下修,預期2016年S&P500、歐洲600指數、日股及新興市場整體企業獲利成長率約分別在3.2%、6.5%、11.7%、及4.8%左右。台股企業獲利預期成長可能持平,不過台股預估本益比仍處長期相對低位,且股息殖利率超過4%為全球股市相對較高者。 (2)台股近期受惠半導體景氣可能落底好轉而相對強勢,且台積電雖因地震影響下修Q1毛利率,但因台幣貶值上修Q1營收表現。且因地震後回補庫存訂單已開始出現較快回流,預期Q2展望仍然向上,台積電股價亦近前波高點,表現較強勢,對台股有所支撐。 (3)短期台股反彈回包括半年線以下之短期均線之上,短期技術面之反彈壓力為前波高點區8400~8500,以及年線8782點之位置。將視國際股市發展,以及電子業此波回補庫之延續性決定彈升時間及空間。短期月KD(K92,D89)已處高檔,但週KD(K55,D40)仍向上,且月KD(K42,D43)已近轉平位置,技術面對台股稍轉有利趨勢。 |
稍偏正向 |
【未來一週台股主要觀察重點】國際股市表現、油價變化、各國央行政策態度變化、人民幣匯率及陸股表現、G20財長會、外資態度變化、電子業訂單展望、浩鼎新藥之解盲結果及對生技股表現影響、及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影響。
1.油價上週五下跌後是否轉弱或轉為震盪,以及是否再影響股市表現。
2.歐美股市風險情緒轉穩後之持續性,觀察:(1)歐美2月PMI公佈等經濟數據影響;(2)Fed政策預期變化;(3)ECB及BOJ後續可能政策影響;(4)油價變化;(5)歐洲銀行業獲利擔憂是否再起等因素。
3.中國大陸證監會主席改換劉士余接任後之陸股反應。
4.台灣電子業接單狀況及類股輪動表現。
5.浩鼎之新藥解盲結果以及對生技股表現之影響。
6.外資對台股態度變化。
7.2/26~2/27G20財金首長會議之決議及可能影響。
8.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2/22(一)德國Q4GDP、美日歐等國之2月PMI;
(2)2/23(二)美國1月成屋銷售、2月Richmond Fed景氣指數、2月消費信心、1月北美半導體設備BB值、德國2月ifo企業信心;
(3)2/24(三)美國1月新屋銷售、週原油庫存、歐元區1月領先指標、台灣1月外銷訂單;
(4)2/25(四)美國1月耐久財訂單、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德國1月零售銷售、3月 GFK消費信心、歐元區1月CPI;
(5)2/26(五)美國1月個人所得與支出、PCE物價平減指數、歐元區2月企業及消費信心、中國大陸1月70大城市房價表現、台灣1月工業生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