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全球投資策略報告(2015/3/13,美國中性利率下降的七個結構性因素)指出美國長期GDP動能、利率水準較以往下降,致使未來即使Fed升息幅度亦有限,且10年期公債殖利率合理水準應在1.5%的幾個因素包括:
1.GDP潛在成長力量降低
(1)勞動力下降、長期的生產力降低。
(2)預期成長動能下滑後,企業預期未來收入降低,使投資增長下降。
2.更為「輕資本導向」的經濟
(1)美國製造業比重由1980年代的23%降至目前的11%,製造業勞動人口由21%降至9%。
(2)新創企業如軟體、社群網站等行業使用人力明顯較過去低,且資本投入金額亦下降,亦可能減少了長期經濟成長動能。
3.美國超級債務週期結束
(1)過去美國以借貸消費之習慣已稍有改變,私人非金融業債務佔GDP比重由2007年高峰170%左右降至目前不到150%。
(2)消費習慣改變使儲蓄率降低,美國儲蓄率由2%提升至目前的5.5%。
(3)目前全職員工仍較2007年11月高峰少100萬人左右,若恢復後儲蓄率可能增加。
4.資產價格上漲速度可能放緩
股債市漲幅已大,且房價已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故財富效果推升消費的動能可能已有限。
5.富者越富會增加儲蓄率壓抑需求
(1)而貧富擴大後富人通常儲蓄率較高會壓抑總需求。
(2)貧富擴大原因包括新技術贏家通吃的特徵,以及近年資本市場、房市持續上揚等因素。(可參考「第二次機器革命」與「再見,平庸世代」)
6.更低的通膨預期
(1)通膨預期下滑因素包括成長動能降低、油價下跌等因素。
(2)通膨預期下降會同時拉低名目及實質利率,主要原因包括:
a.通膨預期下降後,市場普遍預期長期利率下降而使實質利率保持低點;
b.利率水準低使儲蓄率會上升(若50%稅率,10%利率、5%通膨,實際所得10% X 50% -5% = 0,若5%利率、0%通膨,5% X 50% - 0% = 2.5%,同樣的實質利率但後者稅後實質利息所得較高,舊儲亦較多下要更低利率平衡儲與投資);
c.政策傾向較低利率。
7.全球儲蓄率過剩及其他外部因素
(1)除美國外全球其他央行擴大寬鬆政策。
(2)美國以外經濟成長動能不足,且包括歐洲、亞洲國家國際收支擴大後,可能增加美債購買壓低長期利率水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