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Hour Between Dog and Wolf - Risk-TakingGut Feelings and The Biology of Boom and BustJohn Coates2012(犬狼之間的時刻-冒險、直覺及市場起落的生理學之謎,財信出版,20135)一書,主要由分析人的神經系統及身體如何運作及反應,以了解人的投資行為,並因此建議如何因應市場變化,以及如何調整壓力,以讓從事投資工作的人能更健康的工作,亦可使金融市場更加穩定。摘述重點及相關議題如下:

1.神經網路經濟學、投資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之差異

這本書直接分析人體之腦及身體的神經、內分泌及全身器官之運作及反應,了解在面對不同情境之人體反應,直接利用神經科學解釋投資行為。此種分析方式比投資心理學、或投資行為學(或行為經濟學)更加直接深刻。投資心理學主要是利用心理學中的行為特徵去解釋了解投資行為的偏誤。而投資行為學則進一步檢驗各項行為假設進行試驗,以解釋投資行為的偏誤,並因應改善。(相關的書籍可另參考:1.投資人的大腦革命,財信出版;2.金融心理學,財信出版;3.思考的藝術,商週出版;4.快思慢想,天下文化;5.為什麼會賠錢,財信出版)

2. John Coates兼具經濟、神經科學、及金融交易實務背景

作者John Coates具有劍橋經濟學博士學位,亦在高盛及德意志銀行交易部門工作過,而後又回劍橋研究四年神經科學及內分泌;學的訓練,因此在兼具傳統經濟學、神經科學、以及實務金融市場投資經驗的觀察背景,在全書中從實際2000年科技泡沫及2008年次貸危機交易員交易實例,與腦部神經及全身系統運作相連結的說明,寫的非常深入傳神。

3.身體內的三種重要類固醇激素及多巴胺

(1)睪固酮:由睪丸自然產生以因應所遭遇挑戰(女性僅有男性僅有10~20%的量),濃度提高時會增加信心度,過高時信心會轉為自負和莽撞。

(2)腎上線素:加速身體的反應及新陳代謝。

(3)皮質醇(steroid cortisol):俗稱壓力荷爾蒙,由腎上線的邊緣分泌,流向大腦刺激多巴胺的釋放。一開始會讓人更清楚、敏銳,但濃度增加時會出現反效果,讓人感到焦慮、危險,導致非理性趨避風險。

(4)多巴胺:一種化學物質,沿歡娛通道的神經迴路運作。少量壓力反而可能令人振奮,並讓人釋放皮質醇,再加上多巴胺(易讓腦部產生上癮感覺)會讓人產生迷醉感。

4.市場泡沫與體內激素運作關係

睪固酮濃度可能在牛市上升讓人更加冒險,進而擴大漲幅,最後讓市場變成泡沫。而熊市中皮質醇濃度上升,讓交易者及投資人非理性趨避風險,擴大賣壓,最後變成崩盤(PP.35)

5.大腦與身體互相合作以產生思緒及反應行為 (參考PP.54圖示)

(1)腦幹控制呼吸、心跳、血壓等自動流程。

(2)小腦儲存身體技巧與快速反應,也有助於肢體靈巧、平衡與協調。

(3)下視丘掌控荷爾蒙,協調體內恆定的電流及化學元素。

(4)杏仁核處理情感意義的資訊,啟動壓力反應。

(5)新皮質為大腦最新進化的一層,處理推論、規劃、及隨意移動。

(6)腦島負責來自於身體的資訊,組成體現的存在感。

6.直覺(gut feeling)與預感是否可信?(PP.91)

(1)人體的兩種思考模式:(快思慢想一書的觀念)

自動思考

受控思考

不費吹灰之力

需要費神

平行運作

依序進行,一次一步

大都內省不到,找不到得出結論的思考步驟

大都由內省得到,可以回想起當時得出結論的思考步驟

  (2)直覺可以信賴的兩個條件:a.在經常產生相同型態的環境中工作,才能培養出專業;b.必須經常碰到那些型態,並迅速獲得績效反饋,才能學 習。因此在環境中欠缺穩定的規律性時,就不能相信直覺。金融市場中投資行為應像任何職業一樣,經過努力、訓練、智力可改善投資績效,但這不是經濟學及傳統投資學的假設。

7.迷走神經和腸道神經系統

(1)迷走神經是休息與消化神經系統的主要神經,連結腦幹、喉嚨、肺、心、胰線及腸道,80%的迷走神經纖維會把資訊傳回大腦,資訊多來自於心臟及腸道。

(2)腸道神經系統為獨立神經系統,負責控制消化。腸道神經系統與大腦之間大致上透過迷走神經溝通合作。

8.資訊與激發

(1)藍斑將正腎上腺素投射到腦內更高的區域,讓意識變得更敏銳,也把腎上腺素往下投射到身體,觸發「非戰即逃」的反應。

(2)多巴胺分泌細胞投射到阿肯伯氏核(大腦的快感中心),並鼓勵冒險行為。

9.壓力反應及壓力來源

(1)壓力反應最初反應即上述的「非戰即逃」反應,由杏仁核藍斑啟動,由脊髓而下傳到體內,加快心跳、呼吸、血壓,從腎上腺的核心釋放腎上腺素。

(2)壓力反應更持久後則涉及下視丘,並指示分泌皮質醇。皮質醇接著對身體和大腦產生廣泛影響,指示壓抑長期功能。因此有害身體健康及免疫系統,包括胃潰瘍、易感冒、高血壓、糖尿病等因此產生。

(3)壓力來源主要來自新奇、不確定、及無法控制三種情境。

(4)工作不確性最高的員工,膽固醇濃度較高,比較可能變胖,中風的機率也比較高。

10.如何控制及改善壓力狀態?

(1)涉及對新奇事件的態度,強韌的人視為受益機會,不強韌的人則視之為威脅,兩種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及態度。所以若是做興趣的,比視為苦差事而做,會對自己的健康較有幫助。

(2)適度的壓力體驗經驗可增進抗壓性。

(3)降低壓力的方法包括:a.降低不確定性多些控制感;b.社會支持:生活中的好友、管理階層給予支持,亦可減輕壓力傷害;c.轉移掌控力,決策及執行分開可降低壓力。

(4)金融操作減低壓力的方法:a.把產生虧損的部位移出,而專注於新的交易;b.盡力降低來自管理者的壓力,或降工作職位不保擔憂的不確定感。

11.金融業可以嚐試減低壓力或管理風險的做法(都是書上寫的!)

(1)一個景氣循環(4~5)才發一次獎金。

(2)壓力大時離開交易幾天,讓生理狀況休息,或強制員工休假。

(3)雇用較少人但給予較長期的工作承諾或給予獎金的週期拉長,減少追求短期獲利因素之誘因。

(4)狀況不佳時停止交易。

(5)參與身心「健康計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