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金融危機 V.S. 2008年金融危機之差異比較 | ||
|
1929年金融危機 |
2008年金融危機 |
原因 |
1.戰後繁榮期結束擴張過度 2.1927年美國降低利率支持英鎊貶值促成1928年3月後的股市大漲,其後在1929年10月崩盤。 |
1.房市受槓桿效果的金融商品支撐而出現泡沫。 2.次貸違約率大增後,金融機構大量持有相關的房貸相關金融商品價格重挫,引發大規模虧損。 |
延續時間 |
1929年10月~1993年春天(3年半) |
2007/8月~? |
對股市影響 |
1929年~1932年股市連跌3.5年,跌幅高達80%以上。 |
2007年10月起跌,美股已下跌32%(~10/6) |
國際漫延狀況 |
美國停止對外放款後,各國亦出現緊縮現象,1931年危機擴及歐洲各國。 |
各國金融機構普遍持有美國大型投資銀行發行金融商品,使全球金融機構備受衝擊,並發生跨國的信用緊縮的現象。 |
對經濟影響 |
流動性不足使美國經濟及物價受到影響,亦蔓延各國經濟表現。 |
1.信用緊縮將引發全球主要國家經濟衰退? 2.經濟衰退疑慮油價、原物料價格開始滑落 使新興國家經濟逸快速降溫? |
危機結束時間 |
銀行休假及美元貶值後1993年春天達衰退底部 |
? |
央行及政府角色 |
僅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進行規模不足的公開市場操作。 |
Fed及各國政府挹注大量資金防止大型金融機構倒閉,美國並已成立紓困機構。 |
綜合差異評估 |
相似處:發生信用緊縮及國際蔓延現象 相異處:1.此次牽涉金融機構規模及損失金額前所未見。 2.1930年無政府積極援救措施,目前央行挹注資金龐大且迅速,並已成立專責機構善後。 |
- Oct 07 Tue 2008 17:36
1929年 V.S. 2008年金融危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