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en Fisher在”Why Inflationphobia Is Way Over Inflated”一文中指出不需要過度擔心美國目前暫時性的通脹原因:


1.去年疫期爆發在3-6月的通膨數據、油價、原物料價格等低基期效應。


2.貨幣流通速度下滑:

雖大量超發的貨幣供給,但貨幣流通速度長期走低(名目GDP/M),且貨幣供給定義中的”貨幣”很多並不是真的交易媒介。


3. 沒有證據表明財政“刺激”實際上起到了刺激作用:

自 1971 年以來,美國通過了 16 項重大“刺激”措施。 在通過前的 12 個月中,GDP 增長中值平均為 2.3%,通常經濟已經從低迷中復甦。  但12 個月後平均增長中值放緩至 1.7%。 (執行力問題,詳見文章)


4.疫情造成供應不及瓶頸最後終會消失:

削減產能總是比重新啟動或增加產能更快。 因此,需求快速反彈使產能供應不及。 價格上漲會鼓勵一些產能回升,更長的時間後,產品供給將增加,從而減緩價格的上漲。 


5.更多資金去追逐了金融資產、房地產等而不是用在消費。


6.在溫和通膨的環境,廠商可透過漲價提高利潤,且長期而言,股票還是相當好的抗通膨資產。


參考資料:

Ken Fisher , “Why Inflationphobia Is Way Over Inflated” ,June 10, 2021.

https://www-realclearmarkets-com.cdn.ampproject.org/c/s/www.realclearmarkets.com/articles/2021/06/09/why_inflationphobia_is_way_over_inflated_780838.amp.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