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靈:為什麼看起來可靠的模型最終都會失效

 

Emanuel Derman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博士,並在高盛等投資銀行工作資歷近20年從事建立金融模型的工作,並曾與Fisher Black合作。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以其自身之經驗及省悟寫成〝Models、Behaving、Badly.〞一書(「失靈:為什麼看起來可靠的模型最終都會失效」,中譯簡體字版,中信出版社,2013年11月)。從兒時在南非之種族隔離政策經驗談起,並探討理論、模型之差異,並同時討倫情感理論、重要之物理學理論,藉此說明金融模型與理論之不同,與其侷限性,並提出因應之道。將書中重點及應用說明如下:

1.理論與模型的差異:理論是發現運作原則、獨立存在,而模型是將事物進行類比,透過簡化,簡化後便有所不足。

(1)理論是〝基於觀察和推理的闡釋〞,理論旨在發現世界運作的原則、理論需要證明,但卻無須驗證其合理性,是自成體系、獨立存在的。而模型將兩個類似的事物進行類比,而類似不是完全相同,因此模型無法避免簡化。理論描述的是〝是什麼〞,而模型描述的是〝像什麼〞。模型是一個類比,而理論則是內外部世界的統一。

(2)模型(Model)是什麼?如福特的T-型車、Tesla的Model S車款、服裝Model、藝術家的人體Model、氣候模型、經濟模型、金融資產訂價模型,這些都叫做Model,但每個Model都分別有不同的意義。

(3)經濟模型為了預測經濟,用一系列方程式描述人與金融機構的互動,但經濟比氣候、或是自然科學中的東西更抽象,其中供給、需求、效用等皆是抽象的,要為其建模型都有一定的困難。

 

2.物理與金融的差異:金融與經濟牽涉到人的想法與不確定性,但是人不一定理性、且想法不穩定。物理探討的定律、理論多為自然的真理。

(1)物理與金融的相似處多在於形式而非內容。

(2)物理是與上帝較量,上帝不會經常改變規則,金融卻是與上帝創造的人較量,而人的想法稍縱即逝、會變化。就如同經濟模型常假設人是理性的,但常常有不理性出現時,相關的模型就會失效。

(3)金融模型主要在發現證券價格與價值的差異,而進行投資或套利,但金融資產〝不存在絕對的價值〞,且不確定性隨處可見,價值也由人決定,而人的想法隨時會變。

(4)物理模型從當下出發,向未來發展。而金融模型卻是從當下對未來的預期出發,再回到當下,預測現在的價值。

 

3.建立金融模型的用處:在假設基礎下估算資產初步價值、將直觀轉為貨幣價值,並可比較不同的資產。

(1)金融模型可以在一些基礎下初步估算價值。

(2)可以將直觀的訊息轉化為貨幣的價值。

(3)可以用來比較不同資產的價值。

 

4.使用金融模型原則:了解簡化之處與侷限性,做為思考判斷工具,而非盲目相信模型。

(1)謹慎使用、盡量少做假設。

(2)避免公理化。建立模型時多數假設可能都有問題,但要了解何處錯,錯的嚴重嗎?

(3)盡量淺顯易懂。

(4)模型可以簡化,但必須要讓使用者知道,以因應如何對簡化的內容進行調整。

(5)運用想像力,學會聰明使用不完美的模型。

(6)把模型看成〝理想的實驗〞。

(7)警惕盲目相信模型。

 

5.適當使用金融模型的實例說明:要了解金融市場全貌,及所有金融模型或工具之不足之處,才能正確使用。

依個人常做金融市場判斷的經驗,並結合作者的說法,確實有些例子值得參考及說明:

(1)VIX判斷市場趨勢或風險的盲點:

通常波動度加大時市場在下跌,而波動度小時市場處於漲勢,但真能拿波動度來預測市場走勢嗎?答案是不一定能。因為:

a.市場走勢主要不是波動度在決定,而是包括景氣、政策、情緒…等因素決定,波動度只是反應出現象。

b.用VIX預測市場有時會倒果為因,VIX反應出目前的市場情緒,但反應市場情緒背後因素的真正原因,才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

c.因此,在多頭市場時低波動度是常態,波動愈來愈低,而當某事件發生時,而未影響長期趨勢時,VIX變大反而可能出現波段低點。

d.而在空頭市場時,VIX愈來愈高,股市也愈來愈低,但這僅適用於長期趨勢走空時。

e.而什麼才是影響股市趨勢的真正原因呢?其實是景氣趨勢、企業獲利能力、政策、以及市場情緒(VIX)同時構成的。因此,只用了VIX預測市場或風險,就是過度簡化了市場影響因素,也無可避免的在多頭市場用VIX做指標進出時,就會變得追高殺低了。

(2)以本益比判斷股市與公司股價的盲點:

a.除非獲利估得準,否則本益比不準。

b.獲利預估又牽涉到景氣、產業趨勢判斷等諸多假設。

c.用本益比判斷股市或公司股價,只能在某種特定的趨勢未變之下才有用處。

d.例如某家公司股價本益比長期在某個區間,但若發生技術、產品、競爭力、產業趨勢等關鍵性因素改變時,除非看見這些改變,否則本益比的應用判斷股價走勢就會出現問題。

 

6.如何正確使用金融模型:先確實儘可能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透過模型思考但仍充份了解不足之處,而適時修正。

(1)就如同作者所述,很多理論來自於直覺,而直覺乃是從人許多知識的累積、觀察等經驗累積而來的,就如同「快思慢想」所說。但快思之處(可能是直覺)也可能是錯的。

(2)因此建立任何金融模型之前,還是要對真實的金融市場運作相當的了解,模型繁簡適中才能建出較有用、可靠性較高的模型。

(3)而且模型建立之後,也要隨時知曉其中之假設不足之處,並隨市場變化,發掘其缺失後而不斷進行修正調整。如此,才能藉由模型,簡化對複雜市場的運作後,利用模型迅速的思考而因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