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股市觀察(2020/8/24~8/28)
【上週金融市場與股市回顧】Q2財報公佈告段落、美國總統選舉活動將展開、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由97.1萬升至110.6萬人,加上FOMC會議未再表明進一步行動,全球股市增添觀望氣氛使上週各國股市溫和下跌居多,但美國7月房市數據明顯反彈及8月PMI優於預期,第二波疫情已趨於穩定,蘋果及Tesla展望正向、且股票即將分割股價上漲續創新高,美股整體風險情緒仍屬穩定,除費半指數因美國商務部擴大封鎖華為上週小跌0.1%外,整體美股仍現溫和上漲,Nasdaq指數在蘋果帶領下一週上漲2.7%。台股則受華為遭擴大封鎖、擔憂未來影響台灣電子業訂單展望,加上台海中國大陸軍演傳聞,使週四台股上市櫃市場融資大減80億台幣而出現3%以上修正,但週五逢低買盤進場上漲2%後,一週仍下跌1.47%以12607.84點收盤。
1.上週全球股市普遍呈現整理表現,但美國大型科技股仍在蘋果股價大漲續創新高下表現相對突出。MSCI全球及新興市場股市一週分別變化+0.3%及-0.1%,美股道瓊、S&P500、Nasdaq、及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變化0%、+0.7%、+2.7%、及-0.1%,德、法、英國股市分別下跌1.1%、1.3%、1.5%,日、韓股市下跌1.6%、4.3%,港、陸股(滬深300指數)分別變化-0.3%及+0.3%,巴西、印度、俄羅斯股市則分別變化+0.2%、+1.5%、及-4.7%。影響各國股市變化主要因素包括:(1)美股在Q2財報公佈至尾聲,隨總統大選競選活動展開,使得股市亦轉為觀望表現;(2) 隨著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上週再降至4~5萬人間,經濟數據整體而言仍現改善趨勢,雖然前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上升至110.6萬人(前一週之97.1萬人)未持續改善,但房市數據表現亮眼明顯優於預期,7月房屋建築許可、新屋開工、成屋銷售月增率分別大增18.8%、22.6%、及24.7%,房價亦續揚升,而8月製造業、服務業PMI亦分別再上升至53.6、54.8優於預期,綜合PMI由7月50.2升至54.7,美國經濟仍呈現持續改善發展;(3)FOMC會議記錄顯示FED對美國經濟保持謹慎,但未表示立即更動通膨目標及控制殖利率曲線政策,使投資人對於FED政策態度不夠鴿派略現失望;(4)不過Apple及Tesla除券商持續看好且將進行股票分割下,激勵股價續創新高,而Apple週五股價漲幅更達5%,帶動Nasdaq指數上週表現較突出;(5)美國商務部擴大對華為封鎖,增列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使得美國以外公司與華為往來亦須經美許可或無法進行商業往來,造成美股半導體、韓、台股表現相對弱勢,亦使得聯發科股價出現大幅修正,影響台股表現;(6)中國央行週一進行人民幣7500億釋金之寬鬆行動,陸股週一上漲2%、全週亦仍收紅;(7)歐元區疫情再起且7月起經濟數據改善不如預期,8月PMI再回落,亦使歐股出現溫和修正。
2.在其他各類資產表現方面,在美元指數自低檔反彈一週漲0.2%、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8bps至0.63%、油價小漲0.4%(WTI)、金價一週小跌0.2%,使得全球公債、美國投資等級債市指數一週皆分別上漲0.3%,新興市場美元債、本地債指數分別下跌0.1%、0.7%,美國高收益債市、已開發國家REITs指數分別變化+0.1%及持平,原物料市場一週上漲0.5%(CRB指數)。
3.台股上週雖在美股變化不大、Nasdaq指數甚至上漲2.7%,且外資一週僅賣超台股17億台幣,但因為美國商務部週一宣佈增加38家華為子公司納入實體清單,使得擔憂台廠將損失華為訂單以及取代美商供貨華為之機會亦降低下,聯發科股價率先修正,加上週四一度傳出中國大陸於台海軍演訊息,引發獲利了結賣壓出籠,上市櫃融資一天大減80億台幣,使得週四台股下跌3.3%,但週五因台股長期基本面仍佳且資金寬鬆不變下,逢低買盤進場回穩上漲2%,但台股全週仍下跌1.47%以12607.84點收盤,OTC指數一週亦跌2.25%。而一週表現較佳之類股包括玻陶(+4.1%)、水泥(+3.4%)、電器(+3.4%)、營建(+2.3%)、其他(+1.8%),較弱勢類股則包括電子(-2.4%)、觀光(-1.4%)、塑膠(-1.2%)。
【全球及台灣股市趨勢】美國總統選舉活動開跑、兩黨尚未對新的刺激方案達成共識,使全球股市轉為觀望整理表現。不過自3月下旬起FED無上限寬鬆貨幣、及購買公司債政策使金融市場轉為多頭趨勢、美國第二波疫情已受控轉穩定、整體經濟數據改善趨勢延續、Q4後疫苗可望陸續上市,2021年美股企業獲利將可望轉為兩成以上成長幅度,預期不論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將不致影響美股之多頭趨勢。台股短期雖受美國擴大封鎖華為影響出現獲利回吐賣壓,但在科技產業展望仍正向發展,且台股評價較歐美股市更具優勢及吸引力,短期籌碼面調整及融資稍做清理轉為區間震盪表現後,亦不影響未來台股上升趨勢發展。產業趨勢正向、業績持續成長、受惠經濟解封訂單回流及評價合理之公司仍具輪動表現機會。
1.股市有利及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
不利因素 |
1.歐美經濟開始重啟後,5月起整體經濟數據已自低檔明顯反彈後持續改善中。在美國政府高額補貼、家庭財務狀況良好下,美國經濟仍可望逐漸改善,並在Q4疫苗陸續上市、經濟活動可望再進一步正常化後,2021年經濟可望繼續好轉。上週公佈之美國7月房市數據及8月採購經理人數據(PMI)皆持續改善。
2.FED無上限QE購債政策且亦購買公司債,使金融市場保持穩定,並表示至2022年前將維持目前低利率水準,股市及信用債市已呈上漲趨勢。且美國先前2.7兆美元之財政刺激方案後,新一輪近兆美元以上刺激政策兩黨持續協商。川普8/8直接宣佈延長部份救助措施,部份州已通過開始實施。各國政府政策皆積極支撐經濟表現。
3.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最快預估可在2020年Q4後陸續上市,可望對風險情緒、疫情控制、及2021年經濟表現續有所助益。
4.以2021年企業獲利預估,美股盈利率減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達4%以上,仍處歷史相對高位,雖然2020年全球及美股企業獲利預估衰退達兩成左右,但亦預期2021年美股企業獲利將轉為成長兩成以上水準。若反應美股明年獲利預估及股市相對無風險利率水準而言評價仍屬合理。
5.此次疫情反造成工作及消費型態更依賴通訊網路需求,使得大型科技網路或軟體相關股票評價進一步提升。自2015年至今FAANGM(FB、Apple、Amazon、Netflix、Google、Micrsoft等6家公司)獲利成長近倍,但扣除此6家公司後標普500指數其他公司獲利總和衰退2%,此亦為資金持續集中成長股之主因。未來若隨經濟持續好轉,其他產業獲利亦轉為成長後,股市上漲層面可望再擴大。
6.台股月KD自1月交叉向下後,6月起再開始交叉向上(K81.8,D74.5),持續呈現中長多走勢。科技業受惠Work From Home及雲端、5G趨勢、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先等因素展望正向,且台股以2020年企業獲利成長0~5%預估本益比16~17倍左右仍較歐美股市20~25倍明顯合理,且以2021年預估獲利成長10~15%,預估本益比14~15倍亦仍在長期合理位置。而外資今年以來仍賣超達近6000億台幣,若未來回流對台股具進一步漲升助力。
7.台股Q2財報整體上市櫃公司企業獲利較Q1季增54%,且年增率達12%,年增率表現明顯優於美股之衰退三成以上水準。而使台股目前評價較歐美股市更具吸引力。 |
1.疫情反覆發展,在有效疫苗尚未全面施打前,對經濟仍具不利影響。6月下旬起美國部份如德州、佛羅里達、亞歷桑那、加州部份地區疫情明顯再上升狀況,但近月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放緩受控降至4~5萬人。美國整體陽性率升至近9%後近月已開始降回6%,且死亡人數未明顯上升,故未對美股再造成明顯衝擊。不過歐洲國家確診人數近月再開始上升。
2.美國Q2經濟季減年化衰退幅度達32.9%,5~6月起經濟數據V型反彈到一定程度後,7月起部份經濟數據改善速度開始緩和,且Q2美股企業財報獲利亦呈現大幅衰退,不過美股Q2財報,獲利雖年減三成,但超過80%企業獲利優於預期。而預期美國Q3GDP季增年化成長率將可達到20%左右水準。但未來改善速度是否如預期仍為觀察重點。
3.若反應2020年企業獲利,歐美股市本益比皆已處過去五年區間上緣以上水準,除非持續反應明年企業獲利轉為較高成長之評價,否則股市遇不利因素仍有修正風險。
4.中美關係惡化增加未來中美貿易衝突再升溫及區域政治風險上升。川普限制中國Wechat及Tiktok與美國商業往來等動作不斷,上週面對封鎖華為之行動升級,仍對台股電子業供應鍊之調整形成變數。不過上週中方表示美中雙方將在近日恢復貿易對談。
5.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1)川普民調支持率落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平均約8個百分點左右(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拜登若勝選雖可能對中美關係改善應稍有助益,但調升企業稅及所得稅政策政見若實施,對股市亦可能有不利影響。 (2)但評估民主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機會仍低,加稅政策不易過關,因此若拜登當選對美股影響性應有限,而若川普連任對股市影響亦屬中性。 (3)過往經驗顯示,美國大選前後1個月左右美股易出現觀望盤整表現,若現任總統連任選前股市漲多跌少,總統若換黨換人對選前股市表現稍不利,但搭配國會選舉結果,若兩院兩黨分治則較有利選後股市發展。
6.近期股市熱絡且族群漲勢集中化,台股融資餘額亦自3月低點900億增至目前之1452億(增幅61%,指數反彈53%),觀察台股漲多後籌碼面穩定性對股市調整之影響。而短期台股日、週KD已轉交叉向下之修正整理狀況。上週四台股重跌上市櫃融資當日出現80億之降幅,故一度造成諸多股票重挫。 |
2.台股上週為多頭走勢下過熱修正,而非轉為空頭下跌因素:
週四台股一度大跌3.3%,諸多漲多股出現大跌修正,造成上週台股出現修正原因包括:
(1)美國擴大封鎖華為,擔憂可能再延緩短期需求及中國5G基地台建置,以及將減少台廠未來受惠華為轉單的貢獻。
(2)傳出大陸在台海軍事演習,亦引發了先前漲多後的獲利了結賣壓。
(3)短期漲多後籌碼面確實較凌亂,融資增幅已高外,且週KD也已開始自高檔向下,確實也需技術面的修正降溫。
但判斷台股目前股市是暫時性的過熱修正調整,而非空頭趨勢的開始,主要原因包括:
(1)目前低利率資金寬鬆的環境不會改變,經濟還沒回復到疫情發生水準前,美國央行FED將會持續寬鬆政策。而經濟逐漸改善的趨勢也會延續到明年。
(2)科技產業未來正面趨勢沒有改變,華為被限制出貨的部份,未來將會被其他廠商取代,台廠長期受影響有限。而台積電在華為需求下滑訂單移出後的影響,原本多出的產能已被其他歐美大客戶立即填補,目前高階產能維持滿載。
(3)美國總統大選、短期中美關係惡化等引發之不確定性因素,在11/3美國總統大選後將會開始減低。
故未來1-2個月台股因中美關係發展、華為遭封鎖後訂單移轉狀況觀察、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融資籌碼消化、部份法人實現獲利保住戰果短期賣壓干擾下,短期可能轉為區間整理表現,但長期仍在資金寬鬆、經濟仍可望漸進好轉、2021年企業獲利保持成長股市評價仍合理下,多頭趨勢仍不致改變,且仍具類股及個股輪動表現空間。而台股的主要支撐位置包括:季線12080,以及半年線、年線、與8523漲至13031回檔0.382之支撐位置皆集中於11250-11350點間之強力支撐位置。
【未來一週股市主要觀察重點】美中關係發展、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變化、8/26~8/27全球央行年會各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及FED主席演說內容、美國經濟數據改善趨勢是否延續、美國擴大封鎖華為對美股半導體、及台股電子供應鍊訂單及股價表現後續影響、外資對台股態度及類股輪動表現、美元及公債殖利率變化、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美中預計將再展開貿易對談之發展,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前川普是否持續增強對中國大陸之商業或個別公司之制裁措施與影響。
2.FED政策態度變化。8/27(四)FED主席於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演說內容之政策態度觀察。
3.美國經濟數據公佈經濟改善趨勢是否延續,以及對美元、公債殖利率、以及金價之影響。
4.美股資金集中大型科技網路股之趨勢是否延續。
5.美國擴大封鎖華為後對電子業供應鍊訂單變化之影響,以及整體電子業訂單發展狀況,相關影響之公司股價變化之影響。
6.外資對台股態度以及類股輪動表現狀況。
7.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8/24(一)台灣7月工業生產、失業率;
(2)8/25(二)美國8月消費信心、7月新屋銷售、6月FHFA及凱斯席勒房價指數、德國8月IFO企業信心、德國Q2GDP終值、台灣7月貨幣供給;
(3)8/26(三)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
(4)8/27(四)美國7月成屋銷售指數、Q2GDP成長率修正值、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德國7月零售銷售、中國大陸7月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台灣7月景氣指標;
(5)8/28(五)美國7月個人所得、支出及PCE物價、8月密大消費信心終值、德國9月Gfk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