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債市表現領先其他資產類別:
今年以來(~2016/4/19)新興市場表現亮眼,其中新興市場本地債指數漲幅已達13.2%(JPM新興本地債指數),美元債指數上漲7.1%,MSCI新興市場股市上漲7.4%,而近3個月則反彈達19.4%。而觸發新興市場大幅反彈、資金開始流入的原因包括:(1)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反彈;(2)美元轉貶;(3)中國經濟止穩;其中後二者又是(1)的主要支撐力量。由於自2013年以來Fed開始預告結束QE至去年12月開始升息,美元升值資金流出,使得新興市場調整了將近3年,加上中國經濟放緩調整,原物料、油價大幅下滑,使得新興市場基本面持續惡化。因此從中長期的角度,目前基本面仍看不到明顯改善,且債務比上升等因素,再加上後續Fed仍有升息擔憂,美元仍可能在下半年再走強因素,新興市場是否可延續目前的漲勢,或僅是曇花一現,出現了分歧的看法。
表、新興市場近3個月報酬率表現明顯優於其他資產:
2016/4/19 |
1M(%) |
3M(%) |
6M(%) |
1YR(%) |
YTD (%) |
台灣股市加權指數 |
-2.0 |
12.1 |
-0.2 |
-9.6 |
3.5 |
全球股市 (MSCI全球指數) |
2.9 |
11.3 |
0.8 |
-4.3 |
1.8 |
新興市場股市 (MSCI新興市場) |
3.1 |
19.4 |
-1.7 |
-18.2 |
7.4 |
全球公債 (花旗全球公債指數) |
1.2 |
6.8 |
5.5 |
6.0 |
8.0 |
新興市場債券 (JPM美元計價) |
1.9 |
9.0 |
5.2 |
4.3 |
7.1 |
新興市場本地債指數 (JPM本地債指數) |
3.8 |
16.4 |
7.1 |
-1.6 |
13.2 |
人民幣債券指數 (匯豐離岸人民幣債券指數) |
1.2 |
3.7 |
2.9 |
4.8 |
1.8 |
高收益債券市場 (花旗高收益債指數) |
2.4 |
9.5 |
1.1 |
-3.1 |
6.2 |
全球REITs市場 (FTSE全球REITS指數) |
2.3 |
13.2 |
4.6 |
2.5 |
6.4 |
商品市場(CRB指數) |
0.9 |
11.6 |
-9.6 |
-20.6 |
1.0 |
人民幣即期匯率(CNY指數) |
0.4 |
1.8 |
-1.5 |
-4.0 |
0.5 |
美元指數 |
-1.2 |
-5.1 |
-1.0 |
-3.6 |
-4.7 |
二.空方仍長期看空新興市場的理由:
包括BCA新興市場策略、麥格里,或是許多外資投資機構或券商,仍然對新興市場本波的彈升抱著謹慎的態度,主要的論點仍是:(1)美元只是暫時走弱未來看Fed將再升息仍會強勢;(2)油價無法一路走升,僅是區間走勢;(3)中國經濟僅是暫時反彈,Q3後仍可能會再疲軟;(4)新興市場整體債務仍續攀升,企業獲利及投資成長動力下滑。
只是前面的3個理由自2月下旬好轉以來目前仍未改變,因此目前新興市場是否延續表現就以觀察金融市場動態調整下美元是否續弱、油價是否維持相對強或穩定,以及中國經濟好轉的持續性。不過中期是否因此新興市場景氣開始溫和好轉1~2年,進一步帶動新興市場的股債市表現,為主要若持續看空新興市場的風險來源。(畢竟任何一經濟體就算長期調整,中間也會出現較小波幅的向上循環)
三.美銀美林提出新興市場結構性轉多的七個理由:
1.評價具吸引力
(1)新興市場股價營收比已達1995年以來的前19%便宜的位置,亞洲除日本以外股市為前17%的位置;
(2)除日本外的亞洲股市PB為1.3倍,為近41年來的前12%低的位置,整體新興市場為1.4倍,為1995年以來前12%低的位置。
(3)目前只有29%的經理人OW新興市場。
2.亞洲及新興貨幣已具競爭力,美元可能已達長期高點或將不再升值
(1)出口導向國家低匯價可望提升企業獲利率。
3.2011年以來美元升值將使美國經常帳赤字惡化,將帶來亞洲及EM更多流動性
4.新興國家轉為較低的資本支出,可望提高未來獲利率及評價水準
(1)EM各國資本支出佔GDP比重普遍自高點下降,印度降38.3%、俄羅斯降了6.3%、巴西5.1%、中國3.9%。(但這反而是BCA看空的理由)
(2)EBIT Margin上升可望帶動評價及本益比提升。
5.新興市場EPS成長的下修可能已經結束
6.中國貨幣政策效果出現,為新興市場及亞股市場的上漲動力
(1)中國房市持續熱絡。
(2)中國負實質利率使高負債的違約風險降低些。
7.新興市場的改革期待
(1)過去幾年的體質惡化使得改革政策出現轉折可能,如巴西、中國。
美銀美林提出這些看法的可能風險因素包括:(1)美元再強勢;(2)中國停止寬鬆措施、債務風險重現;(3)全球經濟衰退、政策風險; (4)沒有改革政策出現。
四.新興市場可能趨勢與投資策略:
總結以上各方看法,延續4月初對新興市場看法:
1.短期觀察美元是否續貶或維持弱勢、油價趨勢是否保持震盪向上,持續持有或增加EM部位至EW。
2.中期觀察中國經濟好轉的延續性,使原物料中期需求及價格是否仍有支撐。
3.長期觀察新興市場整體經濟景氣是否出現1~2年的向上循環,做為是否持續增持新興市場配置之依據。
4.新興市場好轉初期,在利率維持低檔、風險情緒好轉、殖利率仍相對高資金仍流入下,新興市場債報酬風險比的表現可能較新興股市更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