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台股觀察(2016/03/7~03/11)
【上週金融市場與台股回顧】全球股市續受惠油價、原物料價格上漲、中國央行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美國2月製造業ISM指數、就業數據優於預期下持續上漲,而以新興市場股市一週反彈5%以上表現最佳。台股亦續受惠外資買超擴大至一週300億台幣以上,以及各類股輪動表現,傳產及金融股亦表現強勢下,一週再上漲2.76%。
1.上週全球金融市場除歐、美先進國家公債下跌外,其他各類風險性資產普偏上漲,油價、原物料價格持續反彈帶動新興市場股市漲幅超過5%以上漲幅最大。美股道瓊、S&P500、Nasdaq指數一週分別上漲2.2%、2.7%、2.8%,德、法股市分別上漲3.3%,日股一週反彈達5.1%,韓國股市反彈1.8%,港、陸(滬深300)股則分別上漲4.2%、4.9%。國際股市出現較明顯彈幅主要原因包括:(1)中國大陸央行於週一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使陸股信心恢復,原物料價格持續反彈,帶動其他新興市場股市亦出現較大反彈幅度,其中巴西股市一週反彈幅度高達15%以上;(2)油價持續反彈一週上漲7.2%(WTI期貨),在沙烏地阿拉伯表示將與產油國合作凍產,以及OPEC及美國2月產油量皆較1月滑落下,雖然原油庫存持續上升,但仍持續帶動油價反彈;而國際銅期貨價格一週亦上漲達近7%,使各國股市能源及原物料股持續反彈;(3)美國經濟數據雖好壞參見,但優於預期的2月ISM製造業指數,以及就業數據優於預期,但時薪月減0.1%下,雖使6月以後Fed升息機率上升,但3月幾乎已確定不會升息下,美股仍保持穩定上漲走勢。
2.台股受惠國際股市上漲,外資一週買超台股擴大至321億台幣,除半導體及蘋概與鴻海集團股續有表現外,鋼鐵等傳產原物料族群類股,續受惠全球原物料股上漲,以及金融、航運、營建等類股亦加入補漲輪動行列下,台股一週續上漲2.76%以8643.55點收盤,順利站穩8400~8500點以上之壓力區。漲幅較大類股為營建(+8.0%)、鋼鐵(+5.6%)、電器(+5.2%)、玻璃(+4.8%)、造紙(+4.6%)、金融(+4.1%),電子類股則一週上漲2.5%。
【四大面向變化觀察股市表現】Fed延後升息、美元轉為震盪表現、產油國凍產計劃使油價、原物料價格反彈、加上歐、日央行擬進一步寬鬆政策,以及中國大陸強調穩增長及穩定匯率宣示,使市場風險情緒好轉帶動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反彈表現。台股則另受惠半導體景氣好轉,且金融、傳產股亦加入輪動表現,外資持續買超台股、且技術面轉佳下,仍隨國際股市表現,並伺機挑戰年線8739點位置。
面向 |
重要數據及事件發展 |
上週發展方向 |
1.經濟景氣趨勢 |
(1)原本在新興市場經濟放緩、歐美經濟溫和擴張下的全球經濟平緩發展趨勢,在去年Q4下旬油價再開始大幅下跌、公司債信用價差擴大、以及股市修正,加上美國企業亦開始去庫存之影響下,使得歐美經濟數據亦開始出現放緩現象。不過近期中國出現進一步擴大寬鬆政策,以及穩增長企圖心提升,將有助中國經濟短期穩定之機會。此外,近期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在美元不再升值,以及產油國凍產意圖下,出現較大幅度反彈,若能保持穩定,將有助整體新興市場經濟止穩,不再拖累全球經濟表現進一步惡化。 (2)美國上週公佈之經濟數據,除2月就業人數新增24.2萬人優於預期外,2月ISM製造業數據亦自1月48.2反彈至49.5亦優於預期。不過包括1月成屋銷售指數、2月ISM服務業指數(下滑但優於預期)、Q4生產力則仍出現滑落狀況。而Fed公佈的經濟褐皮書則顯示美國經濟仍保持擴張趨勢,只是區域、產業間表現各有不同。 (3)歐元區經濟雖然短期亦有放緩跡象,但亦仍保持溫和擴張狀況,歐元區及德國1月零售銷售仍持續成長,但2月PMI則呈現下滑表現。 (4)中國2月官方及財新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皆較1月下滑。不過2月新增信貸大增後,3月以後中國經濟表現有止穩反彈機會。 (5)日本1月工業生產出現反彈,但零售銷售下滑,家庭支出亦出現年減2.6%之不如預期表現,日本經濟表現續呈現偏走緩狀況。 (6)台灣1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14分,連續8個月保持景氣低迷的藍燈表現,領先指標月減0.2%,連續17個月上升。不過2月下旬起半導體已出現回補庫存力道,台灣經濟景氣已有落底好轉機會。主計處預測2016年Q1~Q4分別為-0.64%、1.02%、2.37%、及2.98%,Q2台灣經濟有機會自谷底期稍現動能,但仍視全球經濟變化,以及電子業及各產業回補庫存持續狀況發展。 |
持平 (歐、日稍偏負向,美、中、台灣持平) |
2.市場風險情緒 |
(1)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情緒好轉因素包括:a.油價持續反彈;b.美元僅維持高檔震盪不再走強,使原物料價格亦開始出現反彈;c.短期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且中國持續提出在去產能同時下之穩定增長措施,使短期對中國經濟放緩擔憂降低;d.歐、日央行紛表示將進一步寬鬆措施,Fed於3月升息機率已低。觀察上述各項因素變化,是否使金融市場維持穩定或發生變化。 (2)美股VIX指數已降至17左右之穩定水準,在風險情緒好轉下,上週美、德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分別反彈14及13個bps至1.87%及0.24%。 (3)外資於台指期貨淨多單仍維持3.44萬口之看多台股之狀況。 |
偏正向 |
3.政府央行政策 |
(1)美國2月就業數據持續改善,新增就業24.2萬人,失業率持平於1月之4.9%,但每小時薪資月減0.1%、年增2.2%保持穩定。Fed於6月後升息之機率再提高,上週五反應Fed於3、6、9、12月分別升息之機率為1.9%、39.1%、51.5%、及66.9%。Fed於6月後升息預期機率已再升高。 (2)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表示將於3/10歐洲央行會議審視新的刺激措施。 (3)日本央行總裁於週五則表示目前並未考慮進一步降息擴大寬鬆,但隨時檢視相關風險,若有必要隨時出手。 (4)中國大陸央行因應資金流出以及年後資產回流後銀行流動性轉緊之狀況,中國央行於上週一調降原準率0.5%,已使短期利率轉為穩定。 (5)中國2016年經濟成長目標訂定於6.5~7.0%,CPI年增率訂定3%,且將政府赤字由2015年佔GDP比重由2.4%升至3.0%。 |
持平 (美國稍轉偏負向,歐、中國偏正向,日本、台灣持平) |
4.股市評價變化 |
(1)國際股市仍呈上漲趨勢支撐外資買盤及台股表現。 (2)半導體景氣在回補庫存下開始好轉,以及原物料價格反彈亦帶動傳產股輪動,使得台股出現類股輪動上漲表現,而台股上漲亦帶動投資收益上升使金融股亦加入補漲表現。 (3)台股日KD(K94,D92)已處高檔,週KD(K59,D50)亦持續向上,短期漲幅較大雖有獲利回吐可能,但月KD(K50,D46)已出現10個月來首次交叉向上之走勢,短期台股壓力進一步提升至年線附近8739點,短期支撐則提升至8400~8500點。後續主要影響台股因素包括國際股市以及原物料反彈走勢是否延續,與電子業回補庫存之持續性等因素。 |
稍偏正向 |
【未來一週台股主要觀察重點】歐洲央行會議擴大寬鬆政策內容及影響、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反彈延續性、Fed於六月後升息預期再上升之影響、中國股市表現及2月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影響及表現、2月營收表現、鴻海入股夏普之進展及對股價影響、台股類股輪動表現、以及重要經濟數據公佈之影響。
1.3/10(四)歐洲央行會議之寬鬆措施是否如預期,以及金融市場反應。
2.油價反彈之延續性,以及原物料價格變化,對相關類股之影響。
3.中國兩會召開至結束後之陸股變化表現。
4.上週五美國就業數據優於預期,Fed於6月後升息機率上升後,對後續美元、原物料價格、以及新興市場股、債市表現之影響。
5.上市櫃公司2月營收公佈較弱對短期股價表現之影響,以及台股類股輪動變化。
6.鴻海入股夏普股權之進展及對股價表現影響。
7.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及影響
(1)3/7(一)美國1月消費信貸、德國1月製造業訂單、台灣2月貿易數據、採購經理人指數;
(2)3/8(二)德國1月工業生產、歐元Q4GDP修正值、1月OECD領先指標、日本Q4GDP修正值、中國大陸2月貿易數據;
(3)3/9(三)美國1月躉售貿易、週原油庫存變化、日本2月消費信心;
(4)3/10(四)美國週初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中國大陸2月CPI及PPI、貨幣供給與新增信貸;
(5)3/11(五)德國2月CPI、美國2月進出口物價;
(6)3/12(六)中國1~2月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零售銷售、房地產開發及銷售表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