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Case for Gold"(中譯本:下ㄧ波全球新貨幣黃金,James Rickards,聯經出版社,2017年5月)ㄧ書分析了黃金於貨幣角色的歷史,並說明了過去從金本位演變至美元本位的歷程,並從黃金做為貨幣的角色出發,先反駁傳統攻擊黃金不適合做為貨幣或準備部位的傳統論點出發,並闡述黃金的重要、未來美元可能式微因素、美中等大國對於黃金的態度推測,及其應該在個人資產配置中配置10%黃金的原因。全書主要論點如下:
 
1.在個人的可運用資產中配置10%的比例實體黃金,且不利用槓桿,以防未來美元或金融市場的崩潰:
而此崩潰論發生機會可能很高的原因包括:(1)全球金融及經濟體系的脆弱,如金融機構大者恆大監管不力下,長期出問題的機會仍很大。(2)美元做為目前全球主要貨幣,若稍有不慎仍可能在美國未來經濟不振,通膨失速,,,等因素使大眾失去信心。(3)黃金仍是較其他僅以信用為基礎的各國貨幣更有價值,或是不會像各種電子貨幣有被駭或被沒收的風險。
 
2.主要國家仍積極保有黃金的原因:
目前全球約有17萬公頓的黃金,其中3.5萬公頓由各國央行,財政部,或主權基金所持有。而美國約持有八千公頓,IMF與德國各持有三千公頓,而作者推估中國大陸持續的買進目前應持有3-4000公頓。而各國央行持有黃金的部位的可能原因不外乎:(1)若現行的貨幣體系崩潰,新的貨幣體系以黃金持有佔各國GDP比重或搭配SDR特別提款權,去重新定義新的貨幣兌換基礎的可能仍較高。(2)持有黃金可對所持有的美元或美債進行避險。而此ㄧ原因,作者判斷即是為何中國持續買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3.黃金做為準備貨幣基礎可靠度較高的原因:
黃金每年的開採量與全球每年的經濟及人口成長速度相近,為誠實的貨幣基礎。過去金本位的失敗,作者認為還是因為當時美國或英國政府在設定黃金兌換價格時大幅低估了黃金價值,使得經濟陷入了通縮的環境。
 
4.黃金在通膨或通縮環境皆相對受惠的原因:
通縮發生時,由於黃金有其基本價值,且可永久保存,因此在通縮環境各類實體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時,黃金通常會較其他實體資產抗跌。作者舉了2015年油價大跌時,黃金仍抗跌的實例。此外在通膨發生時,如石油危機時,金價即大幅上揚為例。基本上,作者認為,金價是以美元計價,故在通膨上升時,金價的美元價格上漲只是反應美元的貶值,而非金價的變化。換言之,不同國家的人在評估金價時,仍要考慮不同國家間的交叉匯率,才能得知是否金價相對上漲或下跌。
 
5.恐慌發生前,黃金與股市並無特定的連動關係,通常:
(1).通膨初期股票與黃金可能ㄧ起上漲。
(2).在恐慌或通膨最後階段時,黃金上漲時股票卻呈現下跌。
(3).經濟強勁且正實質利率時,股票會上漲但黃金下跌。
(4).通縮時,黃金和股票可能同時下跌。
 
6.黃金礦業股票與金價的關係:
黃金礦業類股相當程度與金價呈正向關係,但黃金礦業類股的波動通常更大。原因包括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差異。而在買入時尚要評估礦業公司的礦石品質,管理能力,財務,或其他各不相同的因素。
 
7.作者的分析,讓讀者從黃金本身的角度出發,更深入的了解了在恐慌環境時的特殊及保值的價值,確實是少有可取代的特性。而在承平時期,ㄧ般金融市場的分析通常以美元走勢(經濟及政策因素),以及利率走勢變化的角度衡量金價的變化,即以替代性或投資收益的比較,判斷未來金價的走向。例如在美元貶值的環境,金價傾向上漲,而利率上升時,金價可能下跌。作者深入的分析,某種程度顛覆了此ㄧ判斷方式,但何者較精準,需要進ㄧ步的檢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