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教授John Kotter在〝That’s Not How We Do It Here! A Story about How Organizations Rise and Fall-and Can Rise Again〞一書中(中譯「這不是我們做事的方法-組織的興起、殞落、再崛起」,聯經出版公司,201610),以故事寓言的方式,很巧妙且以狐獴群體應對生活、防範被兀鷹攻擊、及如何群體生存的方法,說明組織如何由小變大,由充滿活力、效率,轉變為大組織後變為僵化、衰落,人員四散的過程,並且在由小變大,但人數變多後如何在效率降低後,如何建立起大組織所需的制度與管理,但又不防礙過往小組織所擁有的彈性、工作熱情、及創新的發展。作者以非常易讀容易理解的方式,在2個小時就可閱讀完一本故事書後,就可讓讀者深有所感、發人深省的理解組織的問題。

一、組織大小的優劣勢:組織小具彈性、組織大後須建立管理制度,但大組織易變為僵化。

1.大組織在具有管理制度下,人員訓練、人員素質、以及完善工作流程下,在產業環境變動不大下,大致可運作良好,取得一定的生存空間、以及穩定成長的機會。

2.不過隨著組織擴大,人員訓練及因應方法變得僵化後,在產業環境若出現大的變局,若不變通、遭遇一時失敗後,很容易引起互推責任、無法變通,造成組織的崩解、導致企業的衰敗。

3.小的組織若人員間素質佳、運作良好、在互相合作具默契下,常可激發出較佳的創意、快速因應變局調整而獲致成功。

4.不過當小組織變大,若在個性不一,或素質不一之人員會愈來愈多、組織愈來愈大後,可能開始產生意見不一,使組織無法進一步更強大而遇到瓶頸,此時就必須將公司管理制度建立,使運作更為完善。

二、兩全其美的組織所需要的條件?須建立領導力與管理力兼具的組織型態

1.作者認為,要將大組織及小組織的優點兼容並蓄,形成一個真正大而強又有效率的組織,必須領導力及管理力兼具。而領導力的人不只是指公司負責人一人,而是當公司具有愈多有工作熱情、具創意的人、又知如何激勵人心的人愈多的話,組織的活力就愈強。因此善用工作具熱情的人形成工作小組織推動事情,發揮員工創意,變得相當重要。而組織大又必須具有管理能力、建立制度才能有效運作,但卻不能因為組織大後反而變成無法溝通、不具彈性,而使得負面效應擴大。

2.因此,作者提出了以下矩陣,若領導力、管理力兼具,又排除大小組織的缺點才能讓企業變得大又強,且才能走得長久。

++領導

創新、彈性、活力

但是一團混亂

運作良好並且創新、彈性、活力

 

 

 

注定失敗

運作良好但是官僚,無法快速因應

 

 

++管理

 

三、如何建立兩全其美的組織:建立急迫感、跨部門組織、保持活力、行動力。

1.在機會中,在一大群人中創造急迫感。

2.建立領導聯盟:建立橫跨不同階層的多元團體,增加活力及彈性、找尋願身兼二職具工作熱情的人。

3.形成策略願景與行動方案。

4.招募志工團隊。

5.移除障礙展開行動。

6.創造短期勝利、慶祝,改變組織的氣勢、氣氛。

7.保持加速狀態。

8.制度變革。然後回到1.創造急迫感的循環過程。

四、對資產管理業及投資的可能涵意:投研團隊及基金操作,如何可彈性因應不同市場環境變化,而應維持長期績效不墜之風險。

1.單一市場、區域、或投資範圍單純,幾個優秀的經理人間互相合作、溝通良好、截長補短,績效保持長期良好的機率高。

2.多元市場、不同區域、或投資範圍廣泛,需建立不同的分析研究團隊時,如何建立有效的分工、流程、工作分配制度,並且具有更多跨組織、領域的人協調、激勵,才能長期運作良好、提升績效。但如何避免完全由上至下、缺少討論溝通的環境,在專業化分工下如何各取所長,成為投資大組織是否走向崩壞或成功之關鍵。

3.基金規模小,操作具彈性,調整速度快,可以使績效容易提升。不過因為基金規模小,若操作無正確因應市場的調整原則,或曝露過大風險,則容易形成追高殺低、績效嚴重失控的風險。

4.基金規模大,如何兼顧操作彈性及應變力較不足下,建立基金績效與指數、產業趨勢有效的連結,但又兼顧風險,又需兼顧選股,適度配置一定比例正向趨勢的非權值股,並在股市趨勢反轉能有所防備,以提升績效?即如何兼顧Top downBottom up的模式,以及經理人兼具各種知識、與不同類型股票的研究及選擇、配置能力,成為是否績效長期良好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