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多情簡史」(“GDP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作者Diane Coyle,中譯本,好優文化出版社,20155)一書,從GDP的啟源、歷史演進、以及定義,與其衡量方式的可能缺點,讓一般人可以不同及易懂的方式了解總體經濟的發展,以及對GDP的更深切的認識,並了解GDP衡量的局限性。

一、GDP的局限性

通常一個國家的政府執政者非常重視GDP的成長,因為可視為其政績,或是如做為國家競爭力的表徵。而希臘政府甚至為了符合其赤字/GDP的比例,而作假GDP數字,更而甚者,很多國家甚至沒有嚴謹的GDP統計方式,因為就簡單的GDP=C+I+G+(X-M)公式而言,在實務上有諸多複雜的統計設算,且每個國家也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不論如何,從GDP啟源發展至今,它還是做為經濟好壞的重要參考依據。從書中大概可以窺見GDP衡量一國經濟可能的問題舉例包括:

1.跨國比較的合理性問題:例如匯率變化、物價成長率不同等的調整因素,皆可能在比較不同國家的GDP時出現誤差極大的的可能。

2.如何有效衡量技術進步的因素:如科技品持續降價,產值提高不多,但可能要等數年後才會反應出其潛在的好處。如PC、網路的普及性,造成人們溝通及購物的便利性,但可能因此產值與GDP反而變小。

3.無法切實衡量生活水準提升:例如上述的例子,在網路上聊天、免費的Skype、或是FB,甚至是以Google查詢資料,這些很多免費的服務,或是線上聽音樂但減少了購買CD,或是其他費用,GDP都可能減少了,但其實人們的生活品質卻明顯的提升了。

4.難以衡量服務業及金融業的真實產值GDP的計算很難精確的衡量服務業的貢獻,例如家庭主婦做家事無法算入GDP,但若外出工作拿了薪水,家事付薪水僱了人做,皆計入了GDP。而金融業如何計算至GDP亦是一門高深學問,且定義稍改變即對GDP的改變有重大影響。

5.很多對人們不好的事未從GDP扣除,反而增加GDP:例如處理污染的成本、或請律師解決犯罪問題、天然資源的開採增加了投資金額但不扣除資源的減損等因素,都計入了GDP的增加。

6.低估了非正式經濟(地下經濟)的產值:愈不發達的國家地下經濟產值可能愈大。

二、GDP的五階段演進史

以上的諸多說明,作者利用五個歷史階段去分析GDP的演進及延伸出的議題,並客觀討論其優缺點及局限。此五階段簡述如下:

階段

說明重點

1.18世紀至1930年代:戰爭與蕭條

GDP的起源自歐洲在18世紀因應戰爭對物資統計之計算基礎,至1930年代大蕭條後凱因斯的刺激經濟理論,延伸至俄裔美國經濟學家Kuznets發展出更嚴謹、完整的計算美國GDP之方式。

2.1945~1975年的黃金時代

二次戰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加上戰後重建使經濟高速成長,各國成長速度的比較等因素,發展出比較各國GDP計算之方式。

3.1970年代的遺毒-資本主義危機

石油危機,使凱因斯思想之政策失靈,加上共產主義的潰散,使得供給面經濟學、甚至貨幣學派的興起。而環保主義亦開始抬頭。

4.1995~2005年:新典範

電腦、網路時代的發展,使生產力明顯提升,經濟學家思考如何計算技術面進步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

5.金融海嘯時光

2008年金融危機導因高風險下促進了金融業的產值提升,反思如何計算金融業產值才合理的討論。

因此GDP做為衡量一國經濟的指標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甚至其準確性亦有所疑問,不過它本來就不是衡量一國人民是否真的快樂或生活品質是否提升的良好指標。但從過去發展至今不斷的改良,還是可做為觀察的一國經濟趨勢的重要指標。畢竟當初經濟學家研究出如何計算GDP,本就是政府為了衡量經濟狀況,甚至自凱因斯之後,做為調整政策的主要之參考依據。若要衡量人民生活福祉,以另外特定的衡量指標為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